2月底, 还没出正月
全国气温便大回暖了
回暖势头之强
北京的最高温度达到17℃
长江中下游不少地方接近或达到30℃
衬衫都穿不住了
可这仅仅是早春
还是农历二月刚开启时
旋即
这份暮春乃至初夏的感受被寒潮一扫而空
一个过山车式的天气过程再次开启
《悬崖之上》剧照
3月初
全国大部分地区相继降温
华北南部降温达到12℃至16℃
局地降温甚至达18℃
而这还只是今年变化无常的
天气运动中最新的一例
俗话说,二八月乱穿衣。一年中四季更替,天气轮回中的转变期是最容易反复的,气温进二退一,并不让人奇怪。 但今年的天气变化不仅是波动,而是更长周期更大尺度的异动。
比如今年春节前,也就是冬天的前半程,全国范围内都是典型的暖冬天气,北方河面上的冰迟迟冻不结实,天然冰场的开放时间推迟到近年来最晚的“四九”。可临近春节寒潮持续南下,气温骤降,这一降就再难回头,2月上、中旬我国大部地区气温较2024年同期偏低1℃~4℃,部分地区4℃以上。整个冬天的气温可谓前暖后冷。
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节气是立春,春打六九头,可今年的春天却姗姗来迟。直到第二个节气雨水到来全国才大面积升温,这一升温又升得惊心动魄。
《在暴雪时分》剧照
今年的天气变化,冷与暖的攻防已经没法用互相试探实力来形容了。以前的冬天是一冷到底,春天是风沙肆虐,但很少像现在这样剧烈地反复。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怪异的表现呢,还能用全球变暖来解释吗?现在全球变暖了,按理说无论南北气候都应该变暖,尤其是北方的冬天,按照历史数据,当地球变暖的时候寒冷地区的变暖效应会比温暖地区更为显著,也就是说温带寒温带对全球变暖更为敏感。 可为什么这种敏感性没有表现为温和的气候变化,而是剧烈的波动呢?
答案或许还得从寒冷的传导机制上寻找。无疑,地表温度的高低主导因素是太阳的辐射,冬天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的太阳入射角变小,地表接收到的能量也就相应减少。但这只是温度变化的一方面,只要寒潮过去,天气晴朗温度很快会回升。 冬天的冷热变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冷空气的进退,中国上空的冷空气正来自于北极和西伯利亚上空,这个北半球最大的冷气团。
通常极地的冷空气被束缚在北极圈内,束缚这团冷空气的,在大气层下部是环绕极地流动的极地东风,在对流层上部是西风急流。西风气流产生于热带遇热上升的空气向极地分散,被地转偏向力改变方向,环流逐步加速在极地附近高空疾风劲吹,速度超过100m/s,速度超过地表所有风的速度,形成一道“风墙”。
《后天》剧照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