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京秦高速  作业  窗帘 

潍坊昌邑:巧用农业固废 “串”起生态循环链

   日期:2025-03-04 16:02:01     来源:海报新闻    浏览:0    评论:0    

大众网记者 郑健 潍坊报道

废旧农膜回收再利用,将“白色污染”变为“实用材料”,拓展应用领域,为环保产业的创新发展注入活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让“污染之源”化作“肥力宝藏”,肥沃土壤,为绿色农业的蓬勃发展筑牢根基;秸秆综合利用,使“田间废料”变身“多元资源”,提升耕地质量,推动绿色养殖……

近年来,潍坊昌邑市以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围绕抓好农膜、粪污、秸秆和农药等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探索多元化利用模式,推进废弃农膜回收利用、畜禽粪污和秸秆综合利用,绘就生态农业新画卷。

废弃农膜“出海记”:“田间弃物”成“外贸源头”

机械声隆隆作响,生产线快速运行。走进位于潍坊昌邑市石埠经济发展区的山东上润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偌大的厂房内颜色各异的废弃农膜整齐堆放,一旁的抓膜机将废弃农膜抓起,投放到传送带上进而输送到机器内,在破碎、漂洗、熔融、挤出等工艺后变成再生塑料颗粒,再经过后续处理被加工成各类型的快递包装袋、滴灌带等产品进行重复利用。

“我们全年都回收废旧农膜,旺季就在7、8月份,一年至少回收3000多吨。政府相关部门也为我们大力宣传,建立起正规的废旧农膜回收点,方便我们回收废弃农膜。”说罢,公司副总经理徐建波走到叠放整齐的成品包装袋前,左右拉伸向记者展示性能。“我们公司的快递包装袋根据客户要求,分为不同类型及颜色,主要出口欧洲,目前在英国的市场占有率达80%以上。”据了解,该公司已打造出国内唯一的“废旧农膜回收-再生原材料加工-成品制造生产-海运物流-海外仓储销售”一条龙服务平台,有效改善农村环境,推动经济发展。

废旧地膜回收利用,让农户“获利”让环境“受益”。昌邑市积极探索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新机制,努力实现种植效益与生态环保的双赢。

变“废弃”为“双赢”,建立闭环式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体系。为切实做好残膜离田工作,确保田间地头残膜应收尽收,昌邑市贯彻落实《山东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不断完善废旧农膜回收加工体系,构建“网点回收转运、企业收购加工处理”的运作模式,在关键农时季节组织专项清理行动,推行废弃农膜集中捡拾处理。综合考虑废弃农膜产生数量、分布区域、运输距离和处理去向,在覆膜作物集中的镇街区设立农膜回收点,在覆膜集中的中心区域设立市级归集点。对于杂质较少、有二次利用价值的棚膜和加厚高强度地膜,回收后交由回收利用企业加工再利用,不仅促进了产业融合发展,也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有效改善了环境质量,助推农业可持续发展。

变“被动”为“主动”,引导农民群众主动回收。昌邑市利用多种方式,引导广大农民或农业经营主体科学使用农膜,自觉捡拾残留废旧农膜,提高广大农民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发动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免费发放地膜科学使用和回收处理宣传册和明白纸2万份,引导农民规范使用加厚地膜,积极参与地膜回收。为推进废弃农膜回收贮运和综合利用网络建设,2023年-2024年,该市财政出资27万元,对农膜回收企业和回收点进行补贴,提高农膜回收经营者的积极性。

通过建立完善的废旧农膜回收体系,实现废旧农膜资源化高效化循环利用,2024年昌邑市废旧农膜回收率达到96%以上。

畜禽粪污“变身记”:“生态包袱”变“绿色财富”

在龙池镇圣禾源养殖专业合作社厂房内,棚舍鸭笼整齐排列,名为“樱桃谷”的肉鸭或仰头从水管中饮水,或低头进食,或闭目整理羽翼,发出此起彼伏的“嘎嘎”声。

负责人李顺江穿梭在各个鸭棚内,一边查看肉鸭的进食情况,一边向记者介绍。“2025年行情不错,厂区采用了很多的智能化设备,每个鸭笼底部都安装有传送带,粪污得以及时清理,自动刮粪机、地下输送管道、厌氧发酵池一应俱全,收集下来的粪便制作有机肥,不仅保护了环境也增添了效益。”

将畜禽粪污变废为宝,昌邑市积极探索禽畜粪污资源化利用,在提高生态效益的同时,也大幅度提高了经济效益。

让“生态包袱”变成“绿色财富”。昌邑市立足资源优势,以探索实施总投资6400余万元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为契机,加大畜禽养殖环保治理力度。采用“4+N”模式,支持和培育第三方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4处粪污集中收集、综合处理、粪肥和肥水还田施用设施设备等,引导昌邑市64家(N)养殖场根据养殖畜种与规模,配建粪污处理设施,以点带面推进全市养殖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畜禽粪污处理方式逐步由单一的农家肥向多元化生产的沼气、有机肥发展,加快畜禽粪污由“治”向“用”转变。

让粪污资源化利用新技术,赋能畜牧业绿色发展新支撑。昌邑市还通过全混式沼气厌氧发酵工艺,利用中温发酵技术对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不仅能够对产生的沼气、沼渣、沼液实现全部资源化利用,还能将传统静态堆肥排放的甲烷等气体全部收集,经过厌氧发酵灭菌后的优质沼渣还可以回填卧床,实现粪污的资源化利用。其中,昌邑市优然牧业年产沼气量约为914万立方米,年发电量约300万度,牧场部分设施实现绿电自用。

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配建,目前昌邑市1535家专业户及以上养殖场已全部配建粪污处理设施,配建率为100%,达到粪污处理设施技术规范标准并正常运行使用。畜禽粪污处理方式逐步由单一的农家肥向多元化生产的沼气、有机肥发展,2024年昌邑市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

大田秸秆“生财记”:“闲置秸秆”变“增收密码”

走进柳疃镇青阜农业综合体优质肉牛养殖基地,标准化圈舍整齐有序地排列,一群群膘肥体壮的牛儿正低着头咀嚼草料,时而发出哞哞的欢叫声。据了解,养殖基地饲喂肉牛用的黄储饲料,都是由小麦、玉米收获后剩余的废弃秸秆制成的,青阜农业综合体丰富的作物秸秆和2.8万亩的优质苜蓿为牛产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优质牧草,切实提升了秸秆利用效率。

以生态循环为导向,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有效遏制秸秆焚烧、打造生态循环农业为目标,昌邑市通过政策扶持引领,着力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社会参与、布局合理、多方共赢的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

聚焦秸秆综合利用,农田挖出“产业金山”。昌邑市因地制宜,积极推行秸秆“五料化”利用,以秸秆产业化利用为纽带,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立足完善收、储、运、用“四位一体”的秸秆综合利用体系,以肥料化、饲料化利用为主,在昌邑市广泛推广了秸秆精细化还田(还田利用秸秆约占秸秆总量的80%)、生产有机肥、秸秆黄贮和青贮等技术,在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的同时,还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益。在绿色养殖方面,充分利用草饲动物自食量在秸秆饲料化利用中的高占比优势,积极鼓励肉、牛养殖场收购秸秆,促进秸秆绿色养殖。

“我们围绕种养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聚焦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大力推进绿色种养循环,助力农业低碳高效发展。”昌邑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以种带养、以养促种”的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理念,以就地消纳、生态循环、综合利用为主线,有效防止农作物种植、畜禽养殖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023年,昌邑市秸秆综合利用量为55.07万吨,其中肥料化利用46.44万吨,饲料化利用8.65万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6.5%以上。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