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天津3月5日消息(记者韩雨晨)记者从天津市水务局获悉,自2024年11月以来,受“拉尼娜”状态影响,华北地区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春旱风险不断增加,目前全市春播生产已陆续展开,市水务部门坚持早部署、早行动围绕水源保障、供水调度、生态补水等关键环节,打好春灌供水保障“组合拳”,为全市粮食稳产增收提供重要保障。
去冬今春以来,市水务部门密切关注天津市雨水情变化,提早分析研判,主动对接农业农村部门,及时掌握全市春播春耕用水需求,科学制定调水方案和全市用水计划,提前做好抗旱应急准备;积极向水利部争取调水指标,今春计划利用引江东线北延向天津市调水0.09亿立方米,为南部静海、滨海新区等农业灌溉和河道水环境提供水源保障;协调上游省市,年初至今利用大清河、永定河、潮白河等河道向天津市调水4.21亿立方米,较2024年同期增加3成。
在此基础上,全市各级水务部门坚持能蓄尽蓄,充分挖掘大中型水库、一二级河道、坑塘洼淀等水利工程调蓄能力,持续增加灌溉可用水量,截至目前,全市地表蓄水总量13.34亿立方米,基本满足今春农业生产需求。为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水务部门充分发挥全市河网水系连通优势,根据中心城区河道冰面开化情况适时开展生态补水,并利用各河道生态循环退水,为环城四区及南部区域提供农业灌溉水源,达到“一水多用”效果。
下一步,市水务部门将继续关注上游来水情况和天津市土壤墒情,进一步做好水源调度和调蓄,全力保障天津市今春农业生产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