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京秦高速  作业  窗帘 

全国政协委员、农业农村部节水农业专家指导组成员马忠明:以科技创新助力河西走廊制种产业发展

   日期:2025-03-07 09:01:56     来源:上海证券报    浏览:0    评论:0    

过去一年,全国政协委员、农业农村部节水农业专家指导组成员马忠明在河西走廊多次调研后发现,一些地区还存在农田基础设施落后、产业链较短、机械化作业率低等问题,制种产业发展面临很多挑战。今年全国两会,马忠明关注的重点是河西走廊制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并提出支持建设河西走廊国家现代种业高地等建议,期待通过科技创新助力制种产业高效发展。

过去一年,全国政协委员、农业农村部节水农业专家指导组成员马忠明在河西走廊多次调研后发现,一些地区还存在农田基础设施落后、产业链较短、机械化作业率低等问题,制种产业发展面临很多挑战。

“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芯片’,种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是支撑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今年全国两会,马忠明关注的重点是河西走廊制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并提出支持建设河西走廊国家现代种业高地等建议,期待通过科技创新助力制种产业高效发展。

“甘肃河西走廊作为我国制种玉米、花卉和瓜菜种业发展的战略要地,对确保国家食物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全球排名前十的6家种业企业和国内21家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在张掖建立制种基地,其制种产业总产值达46.5亿元。”谈及河西走廊种业发展,马忠明如数家珍。

事实上,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区历史悠久,是西北地区最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经济作物集中产区,其光照充足、干燥少雨、昼夜温差大等气候优势,也让河西走廊被誉为“种子繁育的黄金走廊”。

通过多年努力,河西走廊制种产业初具规模。数据显示,2024年,甘肃玉米制种面积187万亩,产种量7.9亿公斤,面积和产量分别比2023年增加12.79%和14.79%,分别占全国玉米制种面积和总产量的55%和60%。瓜菜、花卉年制种面积44万亩,产种3500万公斤,分别占全国用种量的50%和70%,年出口瓜菜、花卉种子800万公斤以上,占全国种子出口量的50%以上。

马忠明表示,尽管河西走廊制种产业发展成绩喜人,但制种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还面临很多挑战。

“农田基础设施落后,建设标准低,潜在风险大。”马忠明分析称,河西走廊高标准农田建设相对滞后,水肥一体化设施配套不齐全,土壤连作障碍突显,导致土壤理化性状恶化、病虫害发生日趋加重。同时,产业链较短、机械化作业率低也制约了制种产业进一步发展。

基于此,推动玉米种业可持续发展还要从科技创新方面做文章。马忠明提出建设河西走廊国家现代种业高地的建议,夯实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基础。

“可按照南繁育种基地建设模式,在张掖成立国家种子繁育研发中心,加大对种子繁育基地创新能力的支持。”马忠明表示。

此外,马忠明还建议成立种业创新联盟,建立完善开放性机制,强化种子企业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实质性合作。同时,设立外来入侵生物监测中心,加强对外引制种亲本和种子的检疫,有效阻断外来入侵病虫害传入,减少种业外来风险。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