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人生,应当有自己的目标,而这个目标却不是让人羡慕的丰厚的薪酬,也不是彰显地位的华服、豪车、洋房,甚至也不是功成名就,这个目标其实是你自己,是你遵从自己的内心所向往的人生和生活,不被外界所束缚和扰乱而成为那个快乐的自己。
最快乐的人不一定要拥有最好的一切,但一定要拥有那个最真实的自己,那些优越的物质条件也许更多的是属于他人羡慕的眼光,而只有那个快乐的真我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价值。
有的时候,人生会遇到很多无奈、挣扎、选择和痛苦,没有人能够一路纯粹到底,但正是因为如此,才要抓紧那个最初的自己,也只有这个真我才能保持快乐的人生,一路披荆斩棘。
而王庆根,原本是其家乡、母校和亲朋的骄傲,一个化学天才,取得化学国际奥赛金牌的他本该是人生的大赢家,但他却在美国留学后因为自己贫寒的家境,想要尽快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条件而最终放弃了自己喜欢和擅长的化学领域,转投到当时正是黄金发展期从而薪酬更加优厚的计算机行业。
虽然以王庆根的聪明才智在计算机行业他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成为业内知名公司的首席工程师,但在人生复杂、艰辛的路途中他还是因为渐渐迷失了自己而陷入了抑郁,最终在迷茫困顿中选择自杀,结束了自己年仅四十岁的宝贵人生。
在很多人看来,王庆根的人生与生活是多少人都无法企及和羡慕的,但或许只有王庆根自己才知道,早在他放弃化学转投计算机行业时,他的人生就开始走向衰亡。
忠于自己的快乐
王庆根,1972年出生于江苏海安市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一家人的经济收入来源只有夫妻俩在当时的生产队挣得的工分,所以王庆根的家境贫穷,而王庆根的人生便从这贫穷的底色开始。
常说人穷志短,贫穷常常会束缚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甚至成为命运的桎梏,但王庆根是幸运的,他虽然出身贫穷,但却天资聪慧,热爱学习,而他的父母虽然文化都不高却从来不会委屈了王庆根在学习方面的需求。
他们省吃俭用一直支持着王庆根从小到大的学业,即使在王庆根母亲患癌治病期间也没有因为家里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中断他的学业。
而懂事的王庆根自然将父母对自己的付出都看在眼里并深藏于心,这让本就聪明好学的他更加勤奋刻苦,王庆根知道只有优异的学习成绩才能够回报父母对自己的付出,他的学习一直都不用父母操心,并且一直都是父母的骄傲。
小学起,王庆根就懂得不能辜负父母的期望,除了一直名列前茅的学习成绩,王庆根还会每个学期都给父母带回一张“三好生”的奖状,看着父母对着奖状,疲惫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王庆根的心里也会有些许安慰,他多想父母的脸上只有欣慰而没有那些疲惫。
王庆根的聪明好学和勤奋努力,让他的学业一路顺风。1987年,十五岁的王庆根以全区五项榜首的优异成绩顺利升入海安中学,开始了高中课程的学习。
通过参加学校的化学兴趣小组,王庆根对化学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体验摄影、冲洗照片,自制焰火、火药等化学项目的小试验让他对化学产生的浓厚的兴趣。
王庆根在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开始超前自学化学课程,他在高三时就已超前完成了高中、大专和大学所有化学课程的自学。对于化学,王庆根不仅喜欢,而且很有天赋,越喜欢越钻研,越钻研越喜欢,王庆根在化学领域里如鱼得水,酣畅淋漓。
在全国化学竞赛中,王庆根取得了江苏赛区的一等奖。而在这次比赛中崭露头角的王庆根得到了留省集训的机会,随后他又以一等奖的优异成绩通过了中国科技大冬令营集训的考核,获得到北大重点培训的资格。层层选拔后,王庆根被确定为赴法参加国际奥赛的四名参赛选手之一。
1990年,十八岁的王庆根在第22届国际中学生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夺得金牌,成为江苏省第一位化学国际奥赛金牌得主,也成为母校海安中学的骄傲。夺冠后的王庆根还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王庆根这一路走来,虽然成绩在不断突破与攀升,但生活一直贫穷,可是王庆根却始终是快乐的,因为他一直努力在自己喜欢的化学领域并取得骄人的成绩,他看得到在钻研化学时自己的神采和未来闪光的日子,那是他的心之所向。
背弃自己的错误
高考时,在很多知名学府的选择中,王庆根却因为南京大学的诚意而选择了南大化学化工学院,在这里他用三年的时间完成了本科学业,随后攻读硕士。在王庆根研究生还没有毕业时,他就拿到了斯坦福大学化学博士的录取通知书,于是,王庆根赴美留学。
2001年,王庆根顺利拿到斯坦福大学的化学博士学位,这对于似乎为化学而生的王庆根而言意味着锦绣前程,他可以断续深造、科研,在自己擅长和喜爱的化学领域建功立业,又或者凭借这样的资历轻松地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开始轻松平稳的生活。然而,让人意外的是,王庆根竟然放弃了化学专业,而转投到了计算机行业。
由于那时的美国正处于互联网的黄金时代,在那样大环境的影响下,计算机行业成为当时人们眼中闪着“金”光的最理想的行业,当时身在美国的很多中国留学生都放弃了自己一直以来的专业而改投计算机行业。
也许,当时的王庆根也是受此影响,在他攻读化学博士期间,也开始了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并拿到了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
而当王庆根面临择业时,他或许和当时大多数人一样认为计算机行业巨大的前景会带来源源不断的丰厚的薪酬,而这可以让他帮助家里尽快改善生活条件,可以让为他操劳了一辈子的父母尽快享受到自己的回报。
结束学业后,获得计算机硕士学位的王庆根很快在一家电子地图公司找到了一份软件工程师的工作。
三年后,学历与工作经验兼备的王庆根得以进入知名公司Paypal,从一名高级软件工程师开始做起,大概三年的时间,王庆根便成为Paypal公司的首席工程师,日子宽裕了的王庆根出资给父母在家乡盖起了两层小楼,让父母可以更好的安度晚年。
最终迷失自己
而意想不到的是,在王庆根转投计算机行业不到十年的时间,“互联网泡沫”不期而至,当初那个闪着“金”光的理想行业竟成了黄粱美梦,成千上万的人从美梦中惊醒,面临失业。
而王庆根虽然不至于失业,但他原本就巨大的工作压力,在这样大环境的变化影响下渐渐让他不堪重负。
由于计算机行业一直竞争激烈,如果一项技术首先被别人攻克了,那就意味着自己团队在这项技术上的付出统统白费,而随着各项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发展,软件开发所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高难,王庆根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中渐渐患上了抑郁症。
2012年4月1日,公司在得知王庆根患上抑郁症后告知他被辞退。王庆根并没有把这个消息告诉妻子,而是默默寻找应聘新的工作,但无论是化学领域还是计算机行业,他都四处碰壁。
化学领域碰壁是因为他没有工作经验已经荒废多年,计算机行业碰壁则是由于受到他被Paypal公司辞退的影响。2012年4月6日,王庆根最终陷入绝望,选择了自杀来结束自己四十岁的宝贵人生。
小结:
从王庆根在4月1日被辞退到其自杀当天4月6日这几天时间里,没有人知道已经沉陷抑郁的王庆根经历了怎样的痛苦和绝望,他痛恨那些将他推入抑郁的巨大工作压力,他后悔当初放弃了自己所喜欢的化学专业,曾经那个在化学领域中熠熠生辉的自己和现在这个在计算机行业几乎付出了所有却被辞退抛弃的自己,再也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