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3月14日电(韩青)据荆门市交通运输局14日消息,截至2024年底,该市农村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5万公里,100%乡镇、旅游景区通二级以上公路,100%行政村通水泥(沥青)路、20户以上建制村通硬化路。一条条普通的农村路,成了推动乡村振兴的希望路、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路,更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幸福路。
在沙洋镇高阳镇兴龙村,宽5.5米的沥青路蜿蜒向前,路面干净平坦。“去年,我们把通村公路按照四好农村路的标准提升后,村里变美了,农产品进出也更方便了!”兴龙村党支部书记顿明道说。
2024年,荆门市大力推动农村路网提质升级,新改建农村公路878公里,超额完成民生实事工作任务。近十年来,全市累计投入120多亿元新建农村公路7000余公里,县(市、区)政府按照“1530”标准(即每公里县道10000元、乡道5000元、村道3000元)配套日常养护资金,畅通无阻的农村公路串联起了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
因路而兴,“四好农村路”是共同富裕的强支撑。全市农业“六个一”产业因路蓬勃发展,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村增色、农民增收。京山孙桥镇、钟祥柴湖镇、沙洋曾集镇成功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当地对节白蜡、红(白)掌、高油酸油菜等产业持续唱响全省、走向全国,实现了农民因路而富、产业因路而兴。
因路而畅,“四好农村路”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2024年,荆门市探索实施“农村公路+客运+物流”融合工程,推行货运班线、通村客车小件捎带等农村物流模式。目前,全市已开通7条客货邮运营专线,推动农村淘宝、农村邮政配送点等新型电商业务向农村延伸。
因路而美,“四好农村路”是乡村旅游的好动力。实施“农村公路+全域旅游”工程,一条条乡村旅游线路高标准建设,打造了串联市域主要景区的风景廊道,圣境山旅游环线、京山旅游环线、钟祥旅游公路,带动沿线农家乐、民宿、采摘等休闲旅游产业发展,成为网红打卡胜地。依托襄荆古道、漳河环库公路,积极探索“公路+体育赛事”,助力滑翔伞、自行车赛等世界级、国家级赛事活动圆满举行。
下一步,荆门交通运输部门将抓住机遇,扎实开展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进一步完善路网布局、提升路况水平,持续唱响“一路荆彩”品牌,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当好开路先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