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京秦高速  作业  窗帘 

沃尔玛被约谈,900万山姆会员天塌了!

   日期:2025-03-15 15:01:30     来源:科技圈主持人    浏览:0    评论:0    

3月11日,中国商务部的一纸约谈通知,让全球零售巨头沃尔玛豪横不起来了。

图源:@玉渊谭天

事情的导火索,是沃尔玛对中国供应商的一波逆天操作,即要求他们降价10%,以抵消美国政府对华加征关税的压力。

美国加关税,凭啥要中国企业买单?这背后的离谱逻辑,是小学生都能一眼识破的程度。

而这场看似普通的商业纠纷背后,其实暗藏着中美贸易战的硝烟。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这可能是改写全球零售业游戏法则的一个转折点。

沃尔玛被约谈,后果很严重

二次上任美国总统的特朗普,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一些经济学家提出的“特朗普衰退”就是最好的例子。

而沃尔玛和中国供应商矛盾的始作俑者,就是特朗普。

事实上,早在2月初,特朗普就以”芬太尼“为由无端指责,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2月底,特朗普再次加码,宣布将在3月4日对中国再加征10%关税;特朗普还表示,可能在4月2日对进口农产品征收关税。

肆无忌惮地对中国供应商增加关税,这意味着依赖中国供应链的美国企业会增加经营成本。为了稳住利润,这些企业只能宣布涨价,进一步导致美国居民的生活成本增加。

从各方面来看,特朗普的贸易战,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采购商品70%来自中国的沃尔玛首当其冲。

但万万没想到,沃尔玛的脑回路和特朗普有一拼,不去抵制不合理的关税加征政策,反而想着将关税成本转嫁到中国供应商身上。

根据知情人士说法,包括厨具和服装供应商在内的部分中国企业,被沃尔玛要求在每轮关税调整中降价10%,这几乎等同于让供应商承担全部新增关税成本。

图源:华尔街日报

消息一出,遭到了中国企业的强烈抵制。

不少中国供应商表示,自身利润本来就只有3%-5%,再降10%,等于给美国企业白干

有的企业则直言,如果非要降价,只能偷工减料,最终坑的还是美国消费者,沃尔玛的口碑也会崩塌。

此次商务部的“硬核约谈”,其实就旗帜鲜明地表明了中国的态度,也是在警告沃尔玛:加征关税是美国的“自残行为”,这口锅,中国企业不背。

图源:@玉渊谭天

中国供应商,不当软柿子

沃尔玛此次逼迫中国供应商降价的剧情,让人似曾相识。

回到上世纪80年代,当时为了降低终端商品的采购成本,沃尔玛要求在交易中排除制造商的销售代理,直接向制造商订货,并降低2%-6%的采购价,如果制造商不配合,沃尔玛就终止合作。

虽然供应商对此政策的负面情绪很大,但胳膊拧不过大腿,只能被迫接受。

如今沃尔玛故伎重演,目的其实别无二致,都是为了维持自己在美国“天天低价”的招牌。

从1962年开设第一家门店,至今60多年间,沃尔玛能够成为享誉全球的零售巨头,凭借的就是“天天低价”的核心策略,背后离不开沃尔玛构建的全球供应链优势,通过在全球找寻物美价廉的供应商,绕过中间商赚差价,成功把价格打了下来。

图源:沃尔玛中国官网

说白了,就是通过极致压榨供应商的利润空间,让利顾客。

所以,此次面对特朗普加征关税的政策,沃尔玛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继续施压供应商,而不愿得罪美国消费者。

但和上世纪80年代相比,如今中国供应商已经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而是沃尔玛离不开的大后方。

2021年,《南方周末》的报道显示,沃尔玛每年从中国本土采购的商品价值约1000亿美元,占其全球采购量的25%左右。此外,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沃尔玛约70%-80%的货品都从中国本土采购。

有媒体估算,沃尔玛在中国的直接供应商超过了1.5万家,包括本地中小型企业、区域性龙头企业和国际品牌等,覆盖食品、日用品、服装、电子产品等多个品类。加上分布在广东浙江江苏等制造业发达省份的间接供应商,沃尔玛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程度不言而喻。

图源:沃尔玛中国官网

这些都让中国供应商有了集体反抗沃尔玛“降价”这一霸道要求的底气。

其实更重要的一点是,在与沃尔玛合作过程中,这些供应商的利润已经非常微薄,进一步降价,就成了倒贴的买卖。

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这样的生意,中国供应商自然不能答应。

沃尔玛“失火”

殃及“亲儿子”

沃尔玛还让中国消费者气愤的一点是,它的“又当又立”。

2月20日,沃尔玛发布的2025财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沃尔玛全球总营收同比增长4.1%至1806亿美元;营业利润为79亿美元,同比增长9.4%。其中,中国市场的净销售额同比增长27.7%至51亿美元。

全年表现来看,沃尔玛在2025财年全年的总营收同比增长5.1%至6810亿美元。2025财年,沃尔玛在中国市场净销售额约为20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73亿元),同比增长超13%。

看似喜人的财报,被外界看作是“回光返照”。沃尔玛刚公布完喜讯,股价就应声狂跌6%,市值蒸发了545亿美元。

沃尔玛的坠落,是有目共睹的。仅中国市场,2020财年至2024财年,其中国门店数量分别为412家、403家、361家、322家、296家,关店数量分别为9家、42家、39家、26家。

图源:沃尔玛中国官网

行业寒冬下,沃尔玛之所以还能写出如此漂亮的财报,离不开“亲儿子”山姆的助力。

有消息称,山姆中国2024 年全渠道销售额破千亿,达到1005亿元,占据沃尔玛总营收的68%。

山姆在中国扩张有多快呢?

在其他大型商超纷纷闭店的环境下,山姆2024年在中国新开了6家店,其中第四季度开了4家。而累计近900万的付费会员,就足以让山姆狂揽至少23亿会员费。

图源:沃尔玛中国官网

中国消费者逛山姆,是冲着高品质定位,但近年来山姆不断被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正在击碎其塑造的“中产天堂”滤镜。

无独有偶,就在策划这篇选题的这两天,山姆和沃尔玛相继翻车了。

据媒体报道,多名消费者称“山姆有机高钙鲜牛奶”在保质期内疑似变质,牛奶变成絮状并且伴有发酸发苦。

1818黄金眼则报道,一位丈夫在山姆APP上买了一条古驰腰带送给妻子,结果发现腰带有各种瑕疵,怀疑是二次销售或者库存货。

此外,沃尔玛也被爆出,货架上正在售卖过期近一年的冷冻鸡柳

沃尔玛并非不可替代

一边赚着中国市场的钱,一边压榨中国供应商;一边用“高端人设”收割中产阶层的会员费,一边销售无法让人彻底放心的产品,沃尔玛和山姆未免太把中国人当大冤种了。

而随时可能爆发的供应链危机,让沃尔玛的傲慢与偏见,成了致命的毒药。

口碑的下滑,信任的崩塌,中国消费者是否还会为品牌信仰买单,我们画下一个大大的问号。

更何况,中国零售业的发展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胖东来的爆火,永辉调改后的逆袭,重要的是,更多本土商超通过“直采模式”,也在压缩成本,性价比完全不输沃尔玛。

而且,通过几十年技术积累与供应链升级,在与沃尔玛的商业价格博弈中,中国制造业完全可以“站着说不”,不用再看人脸色赚钱。

对沃尔玛来说,若继续“既要又要”,失去的不仅是中国供应商,还有13亿消费者。

毕竟,中国市场可以没有沃尔玛,但没有了中国供应链,沃尔玛可能是天塌了。

来源:首席品牌观察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