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清远市清城区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开幕。政协委员、广东宸韬律师事务所主任黄韬在会上表示,应大力加快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助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
政协委员黄韬。 南方+记者 曾亮超 摄
“农业龙头企业的茁壮成长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蓬勃兴起,已然成为驱动农业转型升级、迈向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关键动力。但清城区农业龙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资金缺口大、引进人才难、产品附加值低、创新驱动力不足等薄弱环节。”黄韬提到。
截至2025年1月,清远市拥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位于清城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60家,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233家(其中,清城区辖区内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9家)。
加快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助推“百千万工程”,未来该怎么做?黄韬建议政策精准扶持,培育龙头企业竞争力。政府构建全要素支持体系,在土地、税收、金融等核心领域实施精准扶持:建立“一对一”政企服务机制,配备专属服务团队;实施阶梯式财政补贴,依据企业规模、创新成果、带农数量等指标差异化支持;扩大新技术研发、设备更新等环节税收减免范围;设立低息或贴息专项贷款,简化审批流程;完善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配套降低运营成本。
要深挖产品文化内涵,成立专项工作组推进特色产业与生态文化融合,培育“工匠精神”品牌;以“清远鸡”等区域品牌为支点,通过资源禀赋整合驱动产业集聚,形成种业研发、生产加工、市场流通的全链条聚合发展。
要数字赋能,构建产业互联网平台,推动全链数字化转型;以天农集团为例,通过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带动传统养殖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方面研发减排技术,打造零碳示范项目;搭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平台,强化技术创新驱动力,提升农产品加工、物流等环节附加值。
借势“百千万工程”,打造全产业链生态。以清远鸡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标杆,整合龙头企业、预制菜企业、餐饮企业构建产业协同体;研发端开发特色预制菜品,物流端建设现代化冷链设施,销售端拓展线上线下渠道;通过产业园区集聚效应吸引关联企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龙头企业+配套企业”的产业生态圈。
撰文:孙运冰 通讯员 徐伟星
【作者】 孙运冰;曾亮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