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干县供销联社/文
近年来,新干县供销联社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供销合作社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深化综合改革为主线,创新构建“三位一体”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2024年累计实施服务面积3.2万亩,带动农户节本增收超百万元,走出了一条具有供销特色的为农服务新路径。
一、组织创新强基础,构建三级服务体系。自成功申报省级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项目后,新干县委、县政府成立专项工作专班,建立“周调度、月通报”推进机制。通过多轮专题研讨,制定出台《新干县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实施方案》,明确“耕、种、防、收”四大核心环节服务标准,创新“基础补贴+绩效奖励”资金管理模式,形成多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按照“公开遴选、动态管理”原则,建立服务主体准入机制。2024年3月省供销联社方案出台后,通过资质审查、现场核验等程序,最终确定四家持股比例超50%的基层社及社有企业作为实施主体。同步建立服务主体考评体系,将服务满意度、设备智能化率等6项指标纳入考核,推动服务质量持续提升。构建“理论+实操+信息化”三维培训体系,累计开展专题培训6场次,参训人员达120余人次。重点推进智慧农机应用,完成42台套农机设备北斗终端安装,实现作业轨迹、面积、质量全程可追溯。2024年11月全市农业社会化服务现场会在新干县召开,“基层组织建设+社会化服务”协同发展模式获市级通报表扬。
二、模式创新促融合,打造四大示范样板。金川供销社投资50万元建成县域首个“一站式”为农服务中心,集成农资供应、农机服务、金融代办等8大功能模块。创新“土地托管+订单农业”服务模式,托管面积突破6000亩,带动周边7个行政村发展优质稻种植,实现农资销售与农产品购销总额1100万元,助农节本增收23万元。联合七琴镇政府创新“基层社+强村公司”共建机制,投入30万元完成标准化改造。建立“三免两补”服务机制(免费检测、培训、咨询,补贴飞防、烘干),开展无人机统防统治3000余亩,引进新型水稻品种3个,帮助农户亩均增产12%。建成全县首个乡镇级农资质量快检室,农残检测合格率达100%。创建项目驱动模式,重建潭丘为农服务基地,通过“上级支持+社有资产盘活”方式筹措资金120万元,建成480平方米综合服务体。与富民果蔬合作社开展深度合作,创新“供销社农民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发展订单种植2000亩,建设“供销万家”社区直销网点5个,带动农户户均增收2800元。
三、服务创新显担当,实现三方共赢发展。2024年签约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达1.33万亩,其中小农户占比67%,完成率100%。服务环节亩均成本降低29元,水稻亩均增产17公斤,累计助农增收39万元,村集体增收13万元。建成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点23个,服务半径缩短至3公里。创新“三方联审”验收机制,通过北斗数据核验、农户满意度调查、第三方审计等方式,确保1.9万亩水稻补助面积精准落地。建立资金拨付“绿色通道”,补助资金到位率达100%,审计问题零发生。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2家,带动就业150余人。建成全省首个县级供销农服信息化平台,实现服务需求智能匹配、作业质量在线监管。相关经验获《中华合作时报》专题报道,为全省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提供“新干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