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晓敏 实习生 王世珂
3月20日,在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手术室内,随着该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张智风将植入体植入,65岁的王伯将重新迎来有声世界,而他也成为河南首批国家集采人工耳蜗获益者。
人工耳蜗是解决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有效的医用耗材,让患者重获新“声”,其中儿童及老年群体受益尤为显著。特别是对于先天神经性耳聋的幼儿,植入人工耳蜗能有效解决因聋致哑问题,对患儿恢复正常生活、融入社会,降低家庭和社会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3月20日,人工耳蜗类医用耗材(含植入体、言语处理器,下同)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将在全省范围内落地执行。根据国家医保局公布的数据,此次人工耳蜗集采的中选价格较市场原价平均下降了75%。以某知名品牌的人工耳蜗为例,集采前单台价格约为20余万元,集采后价格降至5万元左右,经医保报销后,患者自付部分最低可能仅需几千元。
王伯10余年前右耳被爆震后出现听力丧失,自此仅靠左耳听力。2年前左耳再次出现突发性耳聋合并眩晕疾病,通过术前的听力学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评估后,被诊断为双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觉丧失,符合人工耳蜗植入条件。
“可喜的是,这次集采中,支持3.0T核磁共振检查的新一代人工耳蜗也中选了。传统人工耳蜗在进行核磁共振检查时,可能需要对磁铁进行固定或取出,过程繁琐且增加患者痛苦。而新一代植入体无需这些额外步骤,患者可直接进行高场强(3.0T)核磁共振检查,节省了时间,减少了不便。此外,集采还确保了产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患者可以放心使用。”张智风介绍道。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河南省第一慈善医院,为使更多困难患者得到治疗,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还特向财政申请福彩公益款项,设立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福彩公益金爱心救助项目。
河南省范围内凡有需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并在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患者,其医疗费经民政、农合、社保等报销之后,对个人承担费用按照50%的比例由慈善项目资金予以报销,最高救助5000元。
据了解,郑州市三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是河南省建立最早的耳鼻咽喉科之一,自2013年开展了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术,至今已成功完成人工耳蜗植入1000余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