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京秦高速  作业  窗帘 

“营养过剩”问题多?60余位专家齐聚新乡研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日期:2025-03-22 17:01:49     来源:河南日报    浏览:0    评论:0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振杰 袁楠 通讯员 张坤

3月15-17日,一场聚焦氮素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会议在新乡召开,来自全国多个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头部企业的60余位专家代表就相关课题展开深入研讨。

据悉,此次会议是“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部省联动项目——“北方集约化农区氮素面源污染发生过程与调控机制”项目的2024年度总结会,该项目自2021年开始实施,探索农业氮素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机制和相应的产品、技术。

什么是氮素面源污染?

氮素,其实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肥料、畜禽粪便、作物秸秆中都含有氮元素。然而,由于化肥中的氮元素并不能完全被作物吸收,再加上过量使用,最终导致土壤中的氮素过多而造成土壤板结退化、水体污染,以及氮素挥发造成的空气污染,进而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这种现象在种植集约程度较高的北方农区尤为突出。在此背景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部省联动项目“北方集约化农区氮素面源污染发生过程与防控机制”应运而生,目的就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实现缩污高产优质,保证大气、土壤及各类水体环境的健康。

据项目负责人介晓磊介绍,“北方集约化农区氮素面源污染发生过程与调控机制”项目共分为五个课题方向,目前在产品研发、激励模型、技术集成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已在多源氮素迁移转化机制、新型肥料研发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

事实上,心连心集团作为高效用肥的倡导者,在做强做大肥料产业的同时,也一直致力于环境改善、土壤改良、污染防控等研究,通过开发系列缓控释、腐植酸、聚能网等高效肥料的研发和推广,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帮助作物实现品质改善、产量增长。

在该项目中,心连心主持了“基于氮高效氮长效的农业面源污染源头减控与技术”这一课题。经过四年的辛勤努力和深入研究,在氮高效氮长效的机理、技术、产品、模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小麦种植上,在增产和提质前提下完成双40%的减排目标;玉米种植上氨挥发减排40%的任务基本完成,为面源污染治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解决方案。

“作为项目参与单位,心连心要继续发挥在化肥研发和生产方面的优势,与科研院所紧密合作,共同探索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新模式,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助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共同为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刘兴旭说道。

据介绍,此次年度总结会由河南农业大学主办、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心连心集团”)承办,会议期间,五个课题组分别就各自的研究进展、成果亮点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汇报。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佳宝、中国农业科学院白由路研究员等多位专家为各子课题做点评与指导。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