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作业  京秦高速  窗帘 

一年内11家企业被踢出国家集采

   日期:2025-03-22 21:01:26     来源:财经杂志    浏览:0    评论:0    

质量问题,已成集采药品被取消中选资格的主因

文 |《财经》记者 凌馨

编 | 王小

2025年两会后,第一个撞上医药质量监管枪口的企业出现了。

3月17日,国家医保局官网公告,将四川海梦智森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下称“海梦智森”)和太极集团四川太极制药有限公司(下称“太极制药”)列入“违规名单”,暂停两家企业自2025年3月18日至2026年9月17日参与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活动的申报资格。

原因是质检没过关。

海梦智森委托太极制药生产的间苯三酚注射液,中选第十批国家药品集采。但是,在四川省药监局对药品生产开展监督检查时发现,太极制药部分批次产品关键生产过程出现偏差,未按规范要求开展偏差处理,综合评定结论为不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要求。持有人海梦智森未能对受托生产企业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监控。

这批问题药品尚未开展集采供货。第十批国家集采中选结果将于2025年4月在全国各省份落地实施。

3月17日,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下称“联采办”)公告,取消海梦智森间苯三酚注射液中选资格。

这是自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优化药品集采政策,强化质量评估和监管,让人民群众用药更放心”后,国家医保部门对集采中标药品开出的首张罚单。

进入“违规名单”的,多是质检没过关。

四川药监部门于3月3日—7日完成上述药品检查,发现问题后,“已暂停太极集团四川太极制药有限公司间苯三酚注射液生产,暂停四川海梦智森生物制药有限公司间苯三酚注射液上市销售。”

由海梦智森作为间苯三酚注射液主供企业的省份,将由备供企业替补,价格按本企业中选价格执行。如果新确认的主供企业不能满足供应需求,则由所在省份启动增补备供企业供应流程。

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健康法治研究与创新转化中心主任邓勇认为,此次联采办对两家企业开出罚单,正是政府高度重视药品质量监管的体现。坚持对集采中选企业全覆盖检查和中选品种全覆盖抽检,严格技术审评及上市后变更管理等措施,能及时发现和处置问题药品及企业,排除质量风险,回应社会关切,让药品质量保障工作落到实处。

据《财经》不完全统计,国家集采开展以来,在质量检查中出现问题,是企业被取消中选资料、列入“违规名单”的主要原因。

在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国家组织医药集中采购”查中的“违规名单”公告中,除了一款产品是因企业未按协议供应约定采购量,另有一款是企业存在串通申报、协商报价行为,涉及6家企业被暂停集采,其他至少8款产品系因质量原因被取消中选资格,9家涉事企业因此被列入违规名单,并受到暂停参与国家集采申报资料的处罚。总体看,涉及5款产品,有11家企业的处罚,在近一年内公告的。

(注:《财经》据“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公告不完全统计)

这些药品质量问题,多由地方药监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发现。例如,圣济堂制药存在的问题,是由贵州药监局在飞行检查中发现的。此次被处罚的两家企业的问题则是四川药监局在检查中发现。

在第十批集采中,间苯三酚注射液是价格竞争最激烈的品种之一。海梦智森以最低价0.22元/支的报价中选,第二名中标企业给出的价格为每支0.44元,海梦智森的价格低了一半。

责编 | 王祎

题图|视觉中国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