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极刻》第1026篇
【大河财立方 记者 段伟朵 陈诗昂 张克瑶】“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2月17日,民营企业座谈会为新时代民营经济发展谋划蓝图。
3月21日,全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在郑州举行,为新征程河南民营经济腾飞写下注脚。
当前的河南,正扛稳经济大省挑大梁责任,奋力唱响“四高四争先”的发展强音。
在这一过程中,河南民营企业群体,正在不同领域,创造速度、书写精彩、记录时代。
为何是这6家企业?
河南民营经济的发展里,承载着国家所需、人民所盼、市场所向。
3月21日,全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民营企业代表牧原、胖东来、普莱柯、多氟多、天章卫星、阿帕斯作发言。
为何是这6家企业?
牧原集团,聚焦端牢中国人的“肉盘子”,代表的是河南民企的实力和底气。32年来,从22头猪起步,牧原已成长为年出栏生猪超7000万头、全球最大的生猪养殖企业。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秦英林介绍,2024年,牧原出栏生猪7160.2万头,屠宰生猪1250万头,实现营业收入1379.47亿元,利润189亿元,为“端牢肉盘子”做出了重大贡献。多年来,牧原始终靠现代科技,一心谋发展,投资60亿元打造全球独一无二的超健康种猪选育平台,支撑中国种猪育种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胖东来,聚焦百姓所需,代表的是河南民企厚植家国情怀,弘扬企业家精神。胖东来商贸集团轮值总经理关晓娜表示,为响应国家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商品和更好的消费服务,胖东来近期将做好多地项目的推进工作。具体来看,就是重点抓好42万㎡的许昌“梦之城”项目、5万㎡的郑州高铁东站超市项目和7万㎡的新乡“三胖”综合体项目,加快建设许昌生产基地二期项目。
普莱柯,聚焦生物医药,代表的是河南民企在新兴产业中大显身手。普莱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许科介绍,普莱柯获批建成的高能级创新平台P3实验室已投入使用,将强力支撑非洲猪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新一代基因工程疫苗研发,有望形成一批有世界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加快促进河南省生物医药产业形成新质生产力和新的增长极。从2010年开始,普莱柯一直在战略性持续布局宠物疫苗、药品等数十款新产品。
多氟多,聚焦新材料,代表的是河南民企不断加强自主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世江介绍,多氟多诞生于焦作,成长于焦作,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发展壮大为全球无机氟材料行业领军企业,离不开河南良好的创新土壤和营商环境。当前,多氟多正以“四个转化”构建创新生态。未来,多氟多将以科技创新锻造产业长板,深耕新材料、新能源领域,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天章卫星,聚焦卫星产业,代表的是河南民企在未来产业中的抢滩占先。河南天章卫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炜介绍,从2022年在鹤壁注册到首颗卫星出厂,天章卫星仅用了两年多时间。2024年8月,天章卫星年产100颗卫星生产资质还获得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成为全省首家获此资质的企业。目前天章卫星制造基地一期已经建成,正在制造“女娲星座”CSAR 4颗遥感卫星,今年计划制造22颗卫星,二期生产线正在进行智能化提升。
阿帕斯,聚焦大模型,代表的是河南民企在科技领域的敢拼敢闯。郑州阿帕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李涛介绍,郑州阿帕斯科技有限公司是全球化科技公司麒麟合盛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APUS)的全资子公司。APUS于2014年成立,后于2019年在郑州建立全球第二总部。2024年5月,同时完成了北京1000亿参数和河南2100亿参数规模的通用大模型双备案,实现了我省大模型备案牌照“零”的突破。他认为,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河南人工智能产业必将跑出“河南加速度”,河南能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新高地。
“大会释放了省委省政府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强烈信号,让民营企业吃下‘定心丸’。”作为参会的行业协会代表,河南省民营企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龙表示,协会始终践行“企业让社会更美好”的宗旨,未来将深化政企沟通、资源对接和产业链协同,推动解决民营企业在融资、人才、创新等领域的痛点,倡导企业践行社会责任,激发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老牌民企,因“新”长青
河南民营经济的发展里,承载着创新基因、奋斗不息、时代记忆。
6家企业,是代表。6家企业之外,河南还有一众老牌明星民营企业,比如双汇、三全、思念、龙佰集团、瑞贝卡、好想你等。这些企业“常青树”创立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经历时间洗礼,穿越经济周期,撑起了河南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盘,彰显着河南经济发展的韧性和底气。
筚路蓝缕,创业维艰。向前追溯,1984年,经民主选举,万隆当选漯河肉联厂厂长,这是一个亏损530多万元的烂摊子。
1992年,陈泽民请辞医院副院长,创办三全食品厂。为了推销产品,他曾顶着寒风,蹬着三轮车,拉着汤圆和炉子,来到副食品店现场煮汤圆并邀请对方品尝。
这一年,秦英林也辞去国营肉联厂的“铁饭碗”工作,回到河南农村,开始了一辈子的养猪事业。没有猪舍,他和妻子就一步步从远处挑来土坯和水,亲自动手砌起猪舍。创业资金不足,他向邻居和亲戚朋友借钱。
时光变换,40年时光,双汇演绎了从中国内陆城市的一个小小肉联厂蜕变为全球最大猪肉跨国公司的传奇。随着今年1月,史密斯菲尔德成功上市。目前,“双汇系”整体市值超过2000亿元,“双汇系”在全球食品产业链中的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
三全食品,成为国内首家速冻米面食品企业,亦是中国生产速冻食品最早、规模最大、市场网络最广的企业之一,长期以来始终在品牌优势、市场份额、综合实力等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这些在改革开放东风下成长起来的企业,经历时间和风雨的考验,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市场竞争力。
观其发展规律,唯有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加强自主创新,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高企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才能保持常青——
在回顾企业发展的40年历程时,双汇创始人万隆说,20世纪90年代,双汇处于内陆地区,不沿江、不靠海,缺资金、缺技术、缺产品,要发展就必须解放思想、大胆创新。
牧原集团董事长秦英林始终将“深度思考创新技术”作为跨越周期性挑战的法宝。“越是艰难,越有价值,死磕技术,以循序渐进的心态,主动迎接挑战,生机就在面前。”
而研发出中国第一颗速冻汤圆,正是陈泽民通过反复试验创新的结果,就此开创了一个产值千亿的速冻食品产业。
自1992年成立以来,好想你始终聚焦红枣这一主责主业,坚持从原料、配方、生产工艺等13个方面进行创新,开发出300多款新产品。
一位行业观察人士告诉记者:“持续的创新与变革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企业家们需要不断审视自身,勇于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积极拥抱新技术、新思维,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
新锐民企,因“创”出圈
河南民营经济的发展里,承载着创业激情、爱拼会赢、为民情怀。
近年来,胖东来、蜜雪冰城、锅圈、UU跑腿、致欧科技等新锐民营企业,走出了一条各具特色的闯创之路。
往前追溯,胖东来的起点,是1995年开在许昌街头的“望月楼胖子店”。在那个零售市场商品质量缺乏统一监管的时期,于东来公开承诺“用真品换真心”“不满意就退货”。凭借着30年如一日的真诚,胖东来近年来迅速“破圈”,不仅深刻影响着零售行业的发展,也成为不少行业学习的对象,胖东来超市也被誉为“没有淡季的6A级景区”。
刚刚在香港上市的蜜雪冰城,创始人张红超1997年在郑州街头盘下一个橱窗档口,开办了名为“寒流刨冰”的小摊。1999年,橱窗小摊升级成门市小店,启用“蜜雪冰城”这一品牌名。16年后,依托强大的自建供应链,凭借极致性价比策略,加之IP打法的“上大分”,如今蜜雪冰城的门店遍布全球。截至2024年12月31日,蜜雪冰城拥有全球门店达46479家。以门店数量计,蜜雪冰城超越星巴克成为全球最大现制饮品企业。2024年全年实现饮品出杯量约90亿杯。
而锅圈食汇则以供应链革命重构餐饮新生态,通过自建中央工厂、食材研发中心,并购冷链物流企业,构建起“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闭环体系,不仅支撑着万店级餐饮网络的快速扩张,更铸就了较高的竞争壁垒。
UU跑腿自2015年6月上线,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目前已覆盖200余座城市,为5500万用户服务。如今,UU跑腿正布局低空物流,拓展无人机配送网络,探索“低空经济+物流”新业态。
作为家具家居类领先的跨境电商企业之一,致欧科技主要通过亚马逊、OTTO、Cdiscount、Mano等海外主流线上零售平台,经过产品研发与设计、外协生产及采购、跨境运输及仓储、线上销售及客户服务等业务环节,将设计感、高便捷且物超所值的家具家居产品销售给遍及欧洲、北美和日本等国家或地区的终端消费者。
这些企业创办人,凭借敏锐的市场观察力,在全国性的创业创新大潮下,搭乘平台经济的东风,最终成长为一个个响当当的河南品牌、中国品牌。
民营经济,河南时刻
“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2月17日,民营企业座谈会为新时代民营经济发展谋划蓝图。
河南民营经济,也迎来新的发展时刻——
2月2日、2月22日,河南省领导两次与民营企业家代表面对面交流;3月21日,河南高规格召开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据河南日报报道,河南已正式成立由省委书记、省长任组长的河南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足见规格之高、阵容之强。
民营经济为何重要?
据介绍,河南民营经济贡献了全省55%以上的GDP、65%左右的税收、70%左右的进出口总值、85%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90%以上的城镇新增就业。
河南民营经济发展情况如何?
河南省统计局发布的河南1—2月经济运行数据显示,今年1—2月,我省规模以上私营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全省民间投资增长12.4%,比上年全年加快1.9个百分点,高于全省投资增速5.2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出口960.2亿元,同比增长20.2%。
“这些数据充分彰显了民营经济在河南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强劲活力,也为河南‘经济大省挑大梁’作出了重要贡献 。”河南省委咨询组研究员、河南省社科院原院长张占仓表示。
发展民营经济,河南有禀赋、有底气、有政策、有路径。河南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扎实。此外,河南是人口大省,市场潜力巨大,给民营经济发展带来很多新的机遇、提供更大发展空间。
3月21日,河南省政策直达和诉求响应平台正式上线,民营企业相当于有了24小时“客服”。
全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透露,我省将印发《河南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出台经营主体培育、维护公平竞争、合法权益保护等6个行动方案,整治涉企“四乱”、强化法治保障等5个攻坚方案,“万人助万企”帮扶机制、推动小微企业融资协调等3个工作机制,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保驾护航”。
“为了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河南此前已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张占仓介绍,在政策体系构建上,河南已印发实施《河南省中小微企业发展促进条例》《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实施意见》《支持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发展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此次出台的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对发展民营经济新部署的具体体现,也是河南在已有政策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相信在这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动下,河南民营经济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河南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责编:陈玉尧 | 审校:张翼鹏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