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一篇文章,吉林一所小学,现在一共只有8个人,包括6个老师两个学生。
这样的情况在今天的农村其实并不少见,很多农村小学其实都已经合并了,合并到镇上去上学了。
以前的就近入学,学校就在家门口,而现在的农村,上学一般都得跑到镇上去。
所以国家也发布了一个政策,说保留那些必要的农村微型小学,保障这些偏远地区农村孩子们的受教育权利。
这样做当然是极好的,农村的学生少了,教育也更好做了
首先,学生少,有助于学生管理。
以前我们都是大班额教学,一个班里上百个学生,老师怎么都不可能为面面俱到。
那现在农村一个班一二十个学生,人越少,管理起来也就更轻松、更高效,每个学生品行的养成、成绩的提升,在老师那里都有一本账本,每个孩子也都能享有更加安全的教育环境。
其次,学生少,自然有助于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我们一直喊了很多年,但一直没办法真正落实,根本原因就是大班级授课,无法面面俱到。
现在农村的学生少,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受到特别的关注,老师也完全可以真真真正的实行因材施教。
毕竟说白了,今天教育是唤醒。唤醒,那不就是1对1的吗?要根据学生的需要来采取合适的教育方式,这样才能保证每个人都能成才。
再次,学生少,老师压力小,可以组织课程创新。
当前教学,学生数量太大,管理压力很大。现在学生比较少,管理难度降低,老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研究课程,包括那些最新的教育理念,最新的课程设计,老师完全可以进行操作。
最后,学生少的高质量教学,有助于孩子们反哺乡村发展。
如果能达到以上条件,孩子们在农村的中小学度过的这一段时光,也存在着这些农村孩子们的记忆。
他们在这里身心健康成长,得到更好的发展,将来会有比较大的愿望回到家乡,为振兴家乡做出贡献。
所以,农村学生少了,教育才更好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