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娟 通讯员 卢毅
近日,南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顺利完成首例采用“双盲分散”评审模式的政府采购项目——“南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全面开展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服务项目”,标志着南阳市在政府采购领域开启了“双盲分散”评审新模式。
本次项目评审依托南阳市公共资源电子交易系统,全面应用“双盲分散”技术框架。投标时,参与本次采购的3个供应商采用统一的“暗标”范本编制投标文件,技术部分严格按照规定格式编写,完全隐去企业标识信息(如公司名称、人员信息等),使评委在评审技术标时无法识别投标人信息,杜绝“熟人评审”“打人情分”现象。开标前一天,代理机构登录河南省电子化采购系统提交抽取专家申请,预约抽取4名专家。系统于开标当日定时按照“随机抽取+信息屏蔽”模式“盲抽”,并与采购人授权代表组成评标委员会。进入评标现场前,专家身份严格保密,有效降低被事前“锁定”的风险。评标当日,评委到达评标区后,由系统随机分配至5个不同的评标室及机位落座,进行独立“盲评”,通过四合一音视频设备在线交流协作,全程录音录像,评审过程实时上链存证,实现“数据跑路、流程可溯、责任可究”。
为确保首例“双盲分散”评审工作顺利实施,南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创新推出“三阶段”精准服务。标前精准对接,市交易中心制定发布采购文件“暗标”范本,项目进场时指导代理机构统一使用;改造升级电子交易系统,增设“暗标”盲评功能,优化分散评审系统,反复模拟演练,查漏补缺。标中全程护航,评审过程中信息服务团队通过远程技术保障、实时在线支持、应急响应及时解决潜在问题,确保评审系统稳定运行。标后闭环管理,第一时间在线签发中标通知书,同步启动履约跟踪机制,通过在线或电话回访的方式收集市场主体满意度反馈,为后续优化提升提供数据支撑。
“双盲分散”评审新模式的实施,显著降低围标串标风险,遏制专家评审倾向性,既解决了传统评审的“暗箱操作”痛点,又顺应了数字经济时代政府治理变革趋势,从“关系竞争”转向“质量竞争”。同时能够有效防止政府采购领域权力寻租、腐败问题的滋生,打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府采购新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