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与农业绿色发展的时代浪潮中,一场深刻的绿色变革正在我市的田间地头蓬勃展开。作为这场变革的核心,绿色种养循环农业项目正如星星之火,迅速蔓延,而粪肥还田则成为其中的关键一环,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如今,走进全市各个乡村,一幅生机勃勃的农耕画卷映入眼帘。在多个乡镇,粪肥还田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工作人员正驾驶着专业机械,将堆沤好的有机肥均匀地播撒在农田里。运送粪肥的车辆穿梭往来,工作人员各司其职,有的操作机械,有的指挥交通,还有的检查施肥质量,处处彰显着粪肥还田工作的火热景象。
在绿色种养循环农业项目的实践中,粪肥还田模式赢得了广大农户的认可。一位农户欣慰地分享:“过去种地主要靠化肥,时间长了,土地板结严重,浇水浇不进去,肥料也留不住,不仅庄稼长势不好,产量和品质也上不去。自从参与绿色种养循环农业项目,粪肥还田服务组织帮着往地里施有机肥,起初变化不明显。但过一段时间后,扒开土发现庄稼根须比以前密了,虽然不像老把式说的那样扎得深,但也明显感觉到根系更有活力,抓土更牢固了。当然,有机肥养地是个长期过程,需要坚持使用,效果不会立竿见影。”
粪肥还田不仅促进了粮食增产,还在粪污资源化利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解决了畜禽粪污处理难题。过去,畜禽粪便处理不及时,严重污染空气和水源,还滋生大量细菌蚊虫。如今,通过绿色种养循环项目,社会化经营组织收集粪便,经过科学堆沤处理,将其转化为优质有机肥,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农田,实现了从“污染源”到“资源库”的华丽转身。这一转变不仅解决了畜禽粪污的污染问题,还极大降低了因化肥过量使用导致的土壤酸化、板结以及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风险,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绿色种养循环农业产业的兴起,还带动了堆沤有机肥加工、运输等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有力推动了凌源市地方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绿色种养循环农业项目巧妙地将生态保护与农业发展融为一体,让粪肥还田的理念深入人心。随着这股绿色热潮的持续升温,粪肥还田这一创新举措必将在凌源市的每一寸土地上落地生根,实现粪污的高效资源化利用,助力粮食持续增产稳产。
来源|市蔬菜花卉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编辑|张淞侨
校对|李 涵
责编|郑 赫 郭大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