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清早,走进开阳高寨村辣椒育苗大棚,已出土的辣椒苗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我家种了90亩地,公司和我签了辣椒产销合同,辣椒苗、薄膜、肥料等物资由公司统一提供,还免费给我们提供技术服务。”村民周军华说。
开阳高寨村土地破碎、水源匮乏,曾是个远近闻名的穷村。
高寨村村民正在辣椒基地采摘红辣椒。(高寨村供图)
流转土地种植黄花菜、种植羊肚菌和海参果、发展辣椒产业……自2018年以来,村“两委”不断尝试发展各种产业,都因管护不到位、市场价格波动、产量后续支撑不足等原因,以亏损失败告终。
“搞的产业就没有一个成功的”“搞什么合作社,就不要再瞎折腾了”……开阳县高寨乡高寨村党总支书记田超回忆说,一次村民代表大会上,讨论成立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时,村民冷言冷语,态度消极。
面对群众抱怨、质疑,田超和其他村干部下定决心:“要拿出实际行动,更好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让更多村民参与进来‘抱团发展’。”
高寨村村民正在辣椒基地采摘小米椒。(高寨村供图)
田超坦言,村“两委”无措之际,县委组织部通过结对帮扶,及时指导细化成立村集体公司章程、明确利益配比,还派他到产业发展先进地区学习。
通过不断学习,田超的底气足了、眼界开了、思路广了。
“海拔适中、气候适宜、土壤富硒是我们村的比较优势。”“辣椒种植周期短、见效快,产业市场大,收益还高。”在之后的一次全村党员群众院坝会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共同商议以新成立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为主体,发展辣椒产业。村民不再旁观,积极性逐渐提高。
2022年,高寨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出资49万元,村党员干部和村民共同出资21万元,成立了村集体控股混合所有制公司——贵州开阳鑫鑫工贸有限公司,流转土地200亩、带动群众种植600亩,共同发展辣椒种植产业。大胆探索“村集体经济组织+村集体控股混合所有制公司”的“1+1”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方式。
高寨村辣椒基地的辣椒。(高寨村供图)
“所有村民在募股时都是‘同股同权’,一碗水端平。”田超介绍,村里先后召开群众会、村民代表大会、党员大会30余次,征求村民对发展方式、产业选择、股权配置、分红激励等方面的意见建议。
“我们把党的领导贯穿到‘1+1’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方式全过程。”田超说,村里建立党员结对帮带机制,明确由村干部对育苗、管护、采摘、加工、销售等环节管理进行“揭榜挂帅”、分片包保。村“两委”干部还赴四川、重庆、广东等地跑销路。
如今,高寨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入股村民从最开始的8人增至576人,2024年,村混合制公司经营性收入还超过400万元,经营性收益达120万元,产业走向规模化、专业化。辣椒产业连续两年实现经营性收入超200万元,实现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双增收”。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晏惠轩
编辑 华姝
二审 孙蕙
三审 张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