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黑猫说车
“吹牛犯法”!这是最近中国智能驾驶行业最热的梗——工信部前脚刚发文:命令禁止汽车厂家过度宣传智能驾驶误导消费者购买:
如将L2级辅助驾驶描述为“智能驾驶”,市场监管部门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对营业主体处以罚金,情节严重的直接吊销营业执照;
如因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购买造成严重交通事故的,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责任人处以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
但就在昨天(4月22日),华为用一场发布会狠狠打了所有人的脸——当其他车企还在为"L2.999"的擦边球宣传焦头烂额时,华为乾崑ADS 4.0带着中国首个高速L3商用解决方案杀出来了!
这场发布会打了众多友商一个措手不及,就好像考场里大家都在埋头答卷,突然有人提前交卷并且还拿了满分,你不服不行,不行也得憋着!
因为这是中国智驾的里程碑,华为敢喊出“L3商用”,背后是实打实的底气:出了事我负责!这种底气,国内找不出第二家。
一、高速L3自动驾驶算什么水平?
为了避免有读者或者消费者误解,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在这里重新科普一下《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知识。
L1级:辅助驾驶,车辆具备一定的驾驶辅助功能,如自适应巡航控制(ACC)和车道保持系统。驾驶员仍需全程监控驾驶环境,并随时准备接管车辆。
L2级:部分自动化,车辆可以同时控制车速和方向,实现更高级别的驾驶辅助。驾驶员在高速跟车或自动泊车时,仍需保持对车辆的监控。
L3级:条件自动化,车辆在特定环境下可以实现自动驾驶,如高速公路。驾驶员在系统请求时需在10秒内接管车辆,否则系统将自动停止。
L4级:高度自动化,车辆在限定区域内可以完全不需要驾驶员操作,如城区固定路线。驾驶员通常需要在车内准备接管。
L5级:完全自动驾驶,车辆可以在任何条件下自主驾驶,适应任何驾驶环境。这是自动驾驶技术的最高境界,目前仍处于概念阶段。
按照这个分级,华为发布的ADS4.0的高速L3解决方案,意味着系统犯错主机厂需担责,但前提是你得按照产品手册在高速上正常使用(超出条件你仍然是第一责任人)。
二、华为凭什么敢动真格?
说完了汽车自动驾驶分级知识,我们来看看华为在这次发布的乾崑ADS4.0到底有多牛。
先来看看这组数字:6亿公里云端仿真测试、50万停车场自动泊车覆盖、全系标配能识别3厘米障碍物的激光雷达...
发布会上,华为车BU CEO靳玉志撂下一句话:"安全是智能驾驶的唯一底线,我们投入99%的精力解决1%的极端场景。"
具体怎么操作的呢?那就是“开挂”:用AI生成1000倍于真实世界的极端场景(比如突然窜出的行人、暴雨天打滑),让系统自己“刷题”,训练出远超赛车手级的反应。
并且车上装了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六眼战神”,连3厘米高的台阶都能识别,还能通过声音、触觉综合判断路况,决策速度提升50%。
除此以外,安全系统也是武装到了牙齿,CAS 4.0防碰撞系统覆盖全场景:雨天雾天、高速低速、前后左右,连驾驶员突然晕倒都能自动接管。
这种以前只能在科幻片里见到的东西,这次是真的走进现实了。
三、属于华为的硬核时代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发布会接近尾声的时候还有一个小插曲:当广汽、上汽、奥迪等11家车企大佬集体为华为站台时,场面堪比“华为联盟”成立大会。
而这其中不乏当初拼命喊着“我们要有自己灵魂”的选手,然而现在都没能逃过真香定律——识时务者为俊杰,是跪着生还是站着死,他们还是拎得清的。
这是属于华为的硬核时代,也是属于每一个普通人的时代,或许很快我们就能看到这样的场景:打工人通勤路上补觉,商务人士车里开跨国会议,退休大爷躺着环游中国...
而这一切的起点,正是今天华为捅破的这层L3窗户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