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京秦高速  作业  窗帘 

董袭莹博士论文曝光:正文仅30页被质疑注水、致谢多位医学界大佬

   日期:2025-04-30 10:01:43     来源:有料新语    浏览:0    评论:0    

本文资料来源:大象新闻、大河报、极目新闻、界面新闻

近日,引发热议的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肖飞出轨事件中提到的规培住院医师董袭莹,其相关论文已在知网无法检索。现在,网友找到了董袭莹被下架的论文《跨模态图像融合技术在医疗影像分析中的研究》,很多细节再次引起热议。

论文的篇幅相对较短,总共61页,其中正文仅30页,部分网友质疑其是否“注水”。此外,董袭莹在致谢中感谢了多位医学界大佬,甚至包括其父母,而其父母分别从事冶金和工程领域,却在她的医学论文中挂名。

论文总共61页其中正文仅30页被质疑注水

研究方向为妇科影像 指导老师却是骨科院士

据大河报报道,有网友找到了董袭莹被下架的论文《跨模态图像融合技术在医疗影像分析中的研究》,虽然论文相当专业,研究的什么东西网友也看不懂,不过很多细节再次引起网友热议。

这篇论文的篇幅相对较短,总共61页,其中正文仅30页,引发了网友对其学术质量的讨论,论文篇幅较短,让部分网友质疑其是否“注水”。不过,也有人认为“浓缩的都是精华”,董小姐的论文或许正是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了核心研究成果。

她的研究方向为妇科影像,但博士论文上显示,指导老师却是骨科院士,学位证书显示为内科,规培在胸外科,目前工作在泌尿外科,这种跨领域指导和职业路径的“跳跃性”引发了网友的兴趣。

此外,论文致谢部分也引起了网友的关注。董袭莹在致谢中感谢了多位医学界大佬,甚至包括其父母,而其父母分别从事冶金和工程领域,却在她的医学论文中挂名。

目前,协和医学院和中日友好医院尚未对这一事件作出正式回应。

董袭莹的经历被曝相当“魔幻” 堪称“六边形战士”

据大河报报道,从肖飞妻子的举报信,以及网友通过检索公开信息梳理出的脉络来看,董袭莹的经历可以说是相当“魔幻”,令人惊叹。

她本科在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女子学院读经济学,回国后转为学医,2019年,她通过选拔进入了北京协和医学院“4+4临床医学试点班”项目。要知道,医学博士生的正常学制是“5+3+4”,即五年医学本科、三年医学硕士和五年医学博士。而试点班的学生可以在无医学本科的背景下,花“4+4”年的时间取得医学博士学位。董袭莹毕业后进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工作,之后进入中日友好医院进行规培学习,遇上了事件的男主角肖飞。

纵观她的学术历程,她在校期间的论文涉及医学影像、消化内科、神经外科等多个领域,回国学医两年就上四级手术,指导老师是骨科院士,学位是内科,工作定在泌尿外科,规培是在胸外科,毕业论文的选题是影像学,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六边形战士”!就连国家规定的医学专业毕业生必须参加不少于三年的规培,她也可以缩短到只需1年,这究竟是因为她过于天赋异禀,超出了医学人才的培养规律,还是存在给资源阶层特设的“跳板”?

与董袭莹辉煌的学术之路相比,她被曝光出来的问题就不那么光彩了。根据举报人所述,仅在中日友好医院规培期间,她就利用与肖飞之间的不正当关系,引发了一系列违规操作。2024年6月,肖飞利用职权将本应去脊柱外科轮转的董袭莹违规留在胸外科规培,公器私用,破坏了正常的规培秩序,也破坏了医疗人才培养体系的公平,而在令人震惊的“将已麻醉的病人晾在手术台40分钟”这一事件中,据传最初的原因,是董袭莹因操作失误被护士批评,肖飞因护短与护士争吵,公然离场,罔顾患者生命安全,职业操守轰然崩塌。

校长寄语协和医学院毕业生文章删除“董袭莹”相关内容

据极目新闻报道,4月28日,有网友发帖称,中国医学科学院新闻中心微信公众号一篇发布于2023年“校长寄语协和医学院2023届毕业生”的文章,近日删除了有关“董袭莹”的相关内容。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肖飞被举报婚内出轨多人,引发广泛关注,该院规培住院医师、协和医学院4+4博士董袭莹也成为焦点。2023年7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新闻中心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篇《植根多学科的沃土长成医学的参天大树——王辰校长寄语协和医学院2023届毕业生》的文章,提到:我与“4+4”同学座谈的时候,他们谈了这4年的不易——在非医学的专业背景下,比如刚才代表“4+4”同学发言的胡某某就是北京大学地质学专业本科生,董袭莹同学是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等等……

2025年4月25日,该微信公众号对文章进行了修改,少了“董袭莹同学是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专业本科生”这句话。有其他网络平台也转载了这篇文章,也于近日进行了修改。

此前,有网友爆料,董袭莹实际毕业的院校并非哥伦比亚大学,而是与其仅一墙之隔的巴纳德学院。巴纳德学院是哥伦比亚大学的一所独立学院,毕业生的毕业证书上会盖有哥大与巴纳德学院的公章。

4月29日,极目新闻记者致电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党政办公室咨询相关情况,工作人员未作正面回应。

延伸阅读

“协和4+4”冲上热搜

近日,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外科医生肖飞事件曝光。由于涉事人员董袭莹是北京协和医学院实习医生,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长学制试点班(即4+4试点),引发了网友对于北京协和医学院“4+4”教育模式的讨论。

4月29日,“什么是协和4+4”、“4加4培养模式为何陷争议漩涡”等相关话题冲上微博热搜。

协和“4+4”医学速成班,理想的临床复合人才出现了吗?

有网友称,“4+4对于那些学了8年甚至更久的专业医学生不公平”、“当多元化培养沦为特权遮羞布,那些按部就班、用数千小时泡实验室、守临床的医学生,该如何相信努力有回报?”

有网友称,这不仅是公平的问题,而且涉及患者的生命安全问题、以及对医生的信任问题。也有网友表示,“不要因为一个人去否定协和4+4”、“它曾是像我这种真正想当医生的人的救命稻草。”

“4+4”是指4年非医学专业教育,加上4年医学教育。传统的医学生培养模式,需要攻读临床五年制(本科)、临床“5+3”一体化(本硕连读)或者临床八年制(本博连读),方有资格参加执业医师考试。而“4+4”模式,相当于重启了申请者的生涯规划。

据媒体公开报道,2018年,为培养多学科背景高层次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协和医学院仿照国外“4+4”临床医学教育模式,启动了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班,面向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招收非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和推免生攻读临床医学博士学位。

谈到办学初衷,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王辰曾表示,要打破此前医学教育主要基于生物学的局限,体现医学本源的多学科性,把多学科基因植入医学机体,需要有理科、工科乃至人文、艺术学基础的人才,培养大医学人才,建设新医科。他的理念是,不断探索跨学科融通人才培养规律,培养兼具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拔尖创新医学人才。

2023年,协和医学院首届“4+4”试点班17位临床医学专业博士毕业生正式毕业。据健闻咨询数据,自2022级起,协和“4+4”项目招生计划已经达45人。

健闻咨询曾发布《协和“4+4”医学速成班,理想的临床复合人才出现了吗?》一文。文中写道,“4+4”项目毕业生们因为学习、科研和临床时间都不足,在就业市场中处于不利地位。对比同样花了八年时间拿到医学博士学位的临床八年制,“4+4”学生的医学课程从三年压缩至两年,少了临八博士阶段的两年临床轮转,对科研时间的挤压更不必提。

健闻咨询表示,经过多年实践,“4+4”的学生似乎并不太能体现出设想的多学科背景优势,表现出“医+X”的创造性,而是在毕业时成为了均质化的准医生。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