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作业  京秦高速  窗帘 

农村“包租公”变身项目“合伙人”

   日期:2025-05-01 12:01:36     来源:南方日报    浏览:0    评论:0    

南方日报讯 (记者/孙景锋)看着昔日设施落后的农贸市场通过升级改造,摇身一变成为集农贸与大型商超于一体的商贸中心,佛山南海上金瓯社区党委书记陆祖桥坚信,“分润模式”的路子走对了。

为了适应社区消费升级的需求,去年上金瓯社区决定对陪伴居民20多年的农贸市场进行升级改造,项目采用了“固定收益+分成”的分润合作模式,通过引入市场力量对农贸市场进行整体改造和发包,一举打破了农贸市场由社区自主出租运营的传统。

“通过分润合作模式,市场投资方投入600多万元对农贸市场进行升级改造,对社区发展是一次很好的发展机遇。”陆祖桥介绍,改革实现了多方共赢,一方面社区从原来的“包租公”变成了项目“合伙人”,不仅租金收入较原来提升了40%,更通过分成机制得以分享项目升级成果;对于投资者来说,社区从出租方变身合作方,角色变了思考方式也会跟着转变,更多从如何提升项目经营效益的角度支持日常管理;对于商户来说,整体发包也有利于其长期稳定经营。

上金瓯商贸中心的变化,正是南海“分润模式”改革的缩影。南海农村集体经济规模庞大,但全区集体经济发展主要依赖土地、厂房、商铺的出租,租金收入约占村社两级集体总收入的82.45%以上,收入结构固化单一阻碍了集体经济的活力释放与可持续发展。为了打破这一局面,去年南海立足区域实际,创新推动“分润模式”改革,推动集体经济从“收租躺赢”向“多元共富”转型。

“以往的租赁经济模式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投资者的利益是相对的,租金高了市场主体的收益就会下降,改革的核心是让出租方和经营方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多方共赢。”南海区农业农村局局长伍新宇表示,分润改革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固定收益+分成、合作开发等方式交易农村集体资产,或者聘请第三方公司整体运营农村集体资产,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引入的市场主体按比例共同分取经营利润,拓宽农村集体资产收益渠道。

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实践,目前南海全区已落地实施15个“分润模式”项目,广泛涵盖员工租赁住房、工业厂房、专业市场、停车场、幼儿园等多个民生领域,切实改善了乡村人居环境,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创造就业机会,为农村集体经济注入了新活力。

根据统计,2024年,南海区亿元村居增至51个,集体经济总收入超150亿元,村居集体资产总额近600亿元,培育强村公司56家,活化农村集体资金超36亿元,分润改革成为南海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