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台湾媒体爆出一件挺热闹的事儿,说是19架中国歼-10战斗机在台海附近围住了一架美军飞机,想逼它降落,结果没成功,最后还让美军成了笑话。这事儿听起来挺玄乎,但背后反映的却是中美台三方关系那点剪不断理还乱的纠葛。今天咱就来好好聊聊这事儿的来龙去脉,看看它到底是怎么回事,又意味着啥。
要说这事儿,得先从台海这块地方说起。1949年国共内战打完,国民党退到台湾,共产党在大陆建国,从那以后两岸就一直没消停。中国大陆一直把台湾看成自己的一部分,说迟早要统一,必要时不惜动武。台湾这边呢,在美国撑腰下,维持着实际上的独立状态,虽然没几个人正式承认它是“国家”。
美国在这中间扮演的角色挺微妙。1979年跟中国建交后,美国表面上承认“一个中国”,但通过《台湾关系法》还是给台湾卖武器、提供支持,时不时还派军舰飞机过来晃悠,搞什么“自由航行”啊、“支持盟友”啊这一套。中国这边自然不乐意,每次都跳出来抗议,说这是挑衅主权。
这几年,台海的火药味儿更浓了。中国军力蹭蹭上涨,空军从早年靠苏联老装备,到现在自己造出歼-10、歼-20这种先进战机,底气足了不少。美国呢,从奥巴马的“重返亚太”到拜登的“印太战略”,也没闲着,老往这边派兵派船。尤其是2022年佩洛西访台那次,中国直接在台湾周边搞大演习,弄得跟要动手似的,吓得不少人直冒冷汗。
这次事件,就发生在2023年2月28日,正好赶上这波紧张气氛的高潮。
根据台湾媒体的报道,2023年2月28日早上,三架美军B-52H战略轰炸机从关岛的安德森空军基地起飞,直奔台湾海峡南部来了。B-52这玩意儿可是个老家伙,美国空军用了半个多世纪,能飞1.6万公里,作战半径8000公里,必要时还能带核弹头。不过这次任务,应该没那么夸张,估计就是常规巡航,带点普通弹药或者干脆空着,主要是给中国看看“我们还在呢”。
这三架B-52的航线挺有意思,从关岛出发,穿过巴士海峡,然后往台湾海峡里钻。这种路线在军事上很敏感,因为中国把整个台海都看成自家后院,外人进来晃悠就是打脸。
中国这边反应很快。台湾“防务部门”说,当天早上雷达上就刷刷刷冒出来19架歼-10C战斗机,直接冲进所谓的“西南防空识别区”,目标直指B-52。歼-10C是中国自研的第四代半战机,速度能到2.2马赫,装着先进雷达和导弹,灵活得很,是解放军空军的当家花旦。
19架这个数字可不小,平时拦截也就两三架顶天了,这次一下出动这么多,摆明了是要给美国一个下马威。分析下来,可能是想通过数量优势,把B-52围起来,逼它要么掉头,要么降到大陆机场。
美军B-52飞到巴士海峡附近时,雷达上就发现了这些“不速之客”。歼-10C分成几组,有的从下面绕上来,有的在两边包抄,摆出个包围圈。中国飞行员通过无线电喊话,要求B-52改变航向,但美军飞行员一口咬定自己在国际空域,没必要听指挥。
B-52虽然是个大块头,跑不过战斗机,但它有自己的优势——高空飞行加上电子战系统,能干扰对方雷达和导弹锁定。这次对峙大概持续了20分钟,歼-10没敢真动手,最后只能撤回去。B-52呢,继续按原计划飞了一圈,然后回了关岛。
歼-10C是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搞出来的宝贝,2003年首飞,C型是升级版,2010年代开始服役。它用的是单发动机,推力大,配上鸭翼设计,转弯半径小,爬升快,特别适合近距离缠斗。雷达是国产有源相控阵,能同时跟踪多个目标,武器有PL-12远程导弹和PL-8近程导弹,打起来挺狠。
这次出动19架,说明中国空军不光有技术,还有规模。歼-10的作战半径550公里,从福建、广东的基地起飞,覆盖台海完全没问题。
B-52是波音1950年代的产品,到现在还活跃着,真是活化石。它有8个发动机,飞得远、耐力强,平时用来扔巡航导弹或者做战略威慑。这家伙速度不快,只有650英里/小时,转向也笨,但胜在飞得高,能到5万英尺,普通战斗机追不上。
这次任务,B-52估计带了电子对抗设备,能干扰歼-10的火控雷达,所以中国战机围归围,没真敢开火。
从性能上看,歼-10完胜B-52,毕竟一个是战斗机,一个是轰炸机,定位就不一样。但这次对峙,B-52靠着冷静和装备优势,没吃亏。中国这边数量多,气势足,可惜没达成目标,算是个平手。
中国官方没大张旗鼓宣传,但军迷圈和微博上挺热闹。有人说“19架歼-10把美国佬吓傻了”,还有人夸解放军“反应快、够硬气”。专家分析,这次的重点不是真打,而是秀肌肉,告诉美国别老在门口晃悠。
美国国防部一贯套路,发言人说:“我们在国际空域飞,合法合理,今后还接着飞。”美国媒体报道不多,CNN、纽约时报提了一嘴就过去了,估计是不想把事儿闹大,毕竟国内还有一堆麻烦要处理。
台湾这边反应最有意思。“防务部门”发了简报,承认歼-10来了,但对B-52的事儿闭口不谈,搞得岛内民众很不爽。媒体倒是逮着机会猛炒,有的说“美军被围得像丧家犬”,有的直接喊“美国靠不住”。政论家赖岳谦跳出来批评,说当局藏着掖着没用,美国这表现根本镇不住场。
这次对峙,中国空军占了主动。19架歼-10的快速反应,说明解放军在台海的部署很到位,预警、指挥、行动一条龙。B-52没掉头,保住了面子,但也暴露了轰炸机在战斗机面前的短板。美国要是想硬刚,估计得派F-22或者F-35来撑场子。
政治层面,这事儿让中美关系更僵。美国拿B-52试探底线,中国用歼-10强硬回应,双方都在掰手腕。台湾夹在中间最尴尬,美国没退让是好事,可被围着转圈儿又显得有点窝囊。岛内有人开始怀疑,美国到底能不能罩得住。
台湾社会对这事儿看法两极。绿营说“美国支持很到位”,蓝营反击“美国就是纸老虎”。民众呢,有的觉得美军还算给力,有的直接开骂,说花那么多钱买武器,结果关键时候没人救场。2023年底选举在即,这事儿估计还得被拿来炒一阵子。
这事件之后,中美在台海的较量肯定不会停。中国可能会更频繁巡逻,增加军演次数。美国估计也会加码,跟日本、澳洲搞联合演习,巩固“第一岛链”。但双方都不想真打,擦枪走火的风险得靠外交兜着。
对台湾来说,这事儿敲了个警钟。美国虽然嘴上支持,但实际行动能不能跟上,谁也说不准。中国军力越来越强,台湾自己的防务再不抓紧,光靠外援怕是悬。赖岳谦说得挺实在:“美国忙着全球跑,台湾别指望它当救世主。”
周边国家也盯着呢。日本、韩国可能更靠拢美国,南海的菲律宾、越南估计也得重新算计。中国的硬气表现,会不会拉拢更多小弟对抗美国?这盘棋还得慢慢下。
2023年2月28日的这场对峙,没炸响,但余音挺长。美军B-52硬撑着飞完,中国歼-10没讨到便宜,台湾媒体趁机冷嘲热讽,三方各有算盘。台海这地方,太敏感了,一点风吹草动都能掀起浪。以后咋办?中美得学会谈,别老拿军机吓人。台湾也得想想,靠人不如靠己,别总等着别人来救。和平这东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真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