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安阳5月7日消息(记者 张羲轮 通讯员 尚越)5月6日,河南省安阳县吕村镇西吕村的木耳大棚内,技术人员杨生民从一列列菌棒旁走过,仔细查看白木耳的生长情况,确保白木耳优质高产。这座大棚正是西吕村探索“果蔬种植+生态养殖+租赁经济”三位一体发展模式的缩影。通过盘活闲置资源、精准对接市场,该村集体经济年增收有望突破20万元,走出了一条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我们先期聘请技术人员进行实地指导,对专业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现在,我们村有了自己的技术人员,日常对工人进行技术指导,实现了大棚的科学化、常态化管理。”西吕村党支部书记杨文堂说,“大棚里种植的果蔬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我们每年会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科学评估,由评估结果决定来年发展哪些水果蔬菜。今年,大棚里除了种植木耳和一些时令蔬菜外,还尝试发展鲜桃种植,如果效益好,明年会扩大种植面积。”
在西吕村西南侧一片用铁丝网圈住的土地上,复合型生态养殖基地架构已经建立起来。“以前这里是一处大坑,总面积在20亩左右,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于是我们决定把这里规划为鱼塘和养殖场,让鸡鸭鹅林下散步、鱼儿水中遨游,将这里打造成美丽的乡村画卷。”西吕村驻村第一书记刘书军说。项目建成后,既可提升土地利用率,又能通过种养结合形成生态循环,同时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依托341国道交通便利性,西吕村将闲散土地转化为3个专业化车间,引进制衣、仓储项目,年租金收益超3万元。“专业人干专业事”的运营思路,既避免村集体直接经营风险,又稳定了收入来源。
盘活闲置资源,发展特色种养,让乡村产业成为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强大驱动力,这就是西吕村正在探索的乡村振兴路,也是一条成功的富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