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陈学桦 范坤鹏
粮食总产量达到50亿斤、粮食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提升农村公路300公里……5月7日,洛阳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今年洛阳市将持续深化“1363”工作思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奋勇争先。
“去年,洛阳市聚焦‘151’工作举措、抓实‘4+2’阶段性重点工作,突出抓好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农村改革等重点工作,持续壮大乡村富民产业,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56元,同比增长6.7%,高于全省平均增速。”洛阳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说。
去年,洛阳市粮食总产量49.93亿斤;全市1.6万户、5.4万监测对象帮扶措施全覆盖,返贫致贫风险动态清零;全省驻村帮扶座谈会在洛阳召开;培育嵩县中药材等国家级农业产业集群3个;全市具备条件的行政村供排水一体化覆盖率达96%,年度改建农村道路506公里;嵩县、新安县入选全省首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先导区……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五五”发展的关键之年。
洛阳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市将深入落实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持续深化“1363”工作思路,贯穿集中连片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这一主线,夯实县乡村“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政治责任,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积极性,激发乡村全面振兴动力活力,着力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上奋勇争先。
夯实粮食安全、脱贫攻坚、
风险底线基础
粮食安全可谓“国之大者”。洛阳市将突出抓好40万亩小麦、66万亩玉米高产示范区建设,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744.4万亩以上,力争总产量达到50亿斤。今年9.9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确保年底前完成主体工程。筛选推广适合洛阳种植的农作物新品种100个以上,确保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保持在97%以上。确保油料播种面积达到65.65万亩以上,力争总产达到2.9亿斤。稳步提升“菜篮子”保供水平。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渡期的最后一年。今年,洛阳市将严格按照“四个不摘”要求,综合考虑家庭收入支出、“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等因素,尤其要紧盯因病、因灾等返贫致贫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全市年度脱贫人口(含防返贫监测对象)务工就业规模稳定在20.5万人以上,确保中央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例不低于60%。
洛阳市将加强农村宅基地、土地流转等“三农”领域事项监测预警。扎实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三年行动,做好气象灾害防范,聚焦农机、农药、农资质量安全等重点,确保农业生产安全。统筹做好重大动物疫病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
聚焦特色产业、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乡村治理重点
发展特色产业,是促进农村就业、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现实需要。洛阳市将聚焦绿色杂粮、中药材、食用菌、林果、牛羊养殖等特色产业,持续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今年,全市绿色杂粮、中药材、食用菌、林果产量分别达到90万吨、25万吨、130万吨、40万吨。支持孟津果蔬、嵩县中药材、新安樱桃、洛宁苹果等现代农业产业园扩大规模,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构建“种、产、销、研”全链条产业生态。
洛阳市将聚焦2035年农村基本具备现代化生活条件这一农业强国规划目标,全面推行“3+1”标准化建设和管护模式,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和集中供水规模化,年底前全面实现农村供水县域统管、专业化管护。开展农村公路“次差路”整治攻坚战,提升农村公路300公里。建设一批县域产地公共冷链物流设施,打造“一站式”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180个以上。分批改善人居环境,优化公共服务资源,加快健全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根基。洛阳市将坚持以党建引领高效能治理,推行“党建+网格+大数据”治理模式,持续开展“三清两建”、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年底前全市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195个。加快建设上下贯通、横向互联、条块结合的一体化信息系统和综合智慧平台。今年全市推动150个乡里中心提质升级。深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
推进农民增收、集中连片示范区建设、
农村领域攻坚
加大涉农招商力度,坚持差异化发展路径,持续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完成各类培训14.7万人次……今年,洛阳市将以富民增收为核心目标,壮大乡村富民产业,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政策同带动农户增收挂钩机制,引导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与农户紧密联合,采用保底分红、入股参股、服务带动等方式,让农民更多参与产业全链条发展、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
全力推动集中连片示范区建设。洛阳市将加快嵩县、新安省级先导区建设,嵩县环陆浑湖先导区围绕“做好陆浑湖大文章”的要求,重点实施中药材GAP标准化种植基地等项目,推动乡土元素与现代生活融合,农旅康和产学研协同发展;新安县千年樱红先导区围绕“一主两辅一融合”布局,重点实施数字樱桃错峰上市基地等项目,加快片区内城乡融合发展。
深化农村改革是发展的不竭动力。洛阳市将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鼓励各乡村有序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积极开展孟津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统筹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涉农改革,建立健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支撑体系,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蓄势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