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渐暖,水稻即将进入大面积插秧阶段。在青龙山农场有限公司一处格田内,种植户冯宪军正把提前摆放在田埂边的秧苗一一摆放到稻池水中,预计4~5天后即可进行插秧作业。
摆放秧苗(王晓宁 摄)
据悉,“插前寄秧”技术是在插秧前先将棚内秧苗起苗后,秧苗与秧盘不分离运输到本田,按每个格田用秧量整齐摆放到格田池埂一侧,并保持水层3厘米左右,寄秧4~5天后再进行插秧作业。能达到保证秧苗质量、降低人工用量、减少用工成本、提高插秧作业效率的目的,避免大面积插秧时出现雇工难、价格高等问题。
秧苗摆放作业有序进行(王晓宁 摄)
“秧苗提早进入本田后,能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缓解起苗时候对根系的损伤,达到缓苗快、分蘖早的效果。”春播田间课堂上,农业生产部副总经理张平平为种植户讲解“插前寄秧”技术的好处和要点。同时,该技术的推广不仅缓解了挑苗等用工短缺问题,减轻了秧棚管理压力,在插秧后还能使秧苗快返青、少植伤、降低缺穴率,相应的减少后期补苗成本,助力农业节本增效。
目前,“插前寄秧”作业在青龙山农场有限公司陆续推进,公司还将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对种植户进行技术要领指导,为水稻插秧工作全面推进奠定基础。(王晓宁 于润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