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期间,江苏首个农村“车网互动”智慧微电网在南通市通州区东社镇杨港居成功投运,为江苏农村新能源转型与用电保障带来了全新探索。
项目现场,30千瓦车棚光伏发电装置正在高效运作,将太阳能持续转化为电能。一旁的充电区域,多辆新能源电动汽车正在充电。据悉,此处还隐藏着前沿的“V2G”技术,即Vehicle-to-Grid(车辆到电网)。通过实施该项目,新能源汽车成为真正的“移动充电宝”,不仅能够从电网获取电力,还能在用电高峰时反向输送电能,可通过充电网对园区电动车进行海量聚合,对电网侧进行能源支撑,有助于维持电力稳定供应,提升供电的可靠性。
南通市通州区供电公司运检技术专职陈忠介绍,他们将最大反向充电功率配置到160个千瓦,一旦发生主网故障,可在20毫秒内让光伏电和新能源“反充电”直供用户,短时间内满足台区20多户村民以及周围抽水泵站等特殊用户的用电需求。
据介绍,放电时,充电平台会根据车主的放电量给予车主放电收益,实现“零成本驾驶”。新能源车主充电时,只需用手机扫描充电桩上的二维码即可开始充电,充电信息一目了然。这些充电桩带有充检一体功能,充电时自动检测电池安全,一旦出现异常还能及时切断电源,实现整个充电过程可监视、可预警、可控制、可追溯。
车主韩女士说:“刚从外地回来,听说家门口建成了光伏充电桩,能为附近的居民提供快充服务,特地来体验一把,非常不错。”
南通智慧充电网公司副总经理顾鑫说:“因为目前在农村地区充电设施基础比较不完善,我们在农村地区进行了布点,建设了惠民充电站,为广大市民提供便利的服务。”
据了解,该处靠近变压器台区,周边路网发达,这也是东社镇杨港居成为江苏首个“车网互动”智慧微电网的重要原因。接下来,通州区电网还会跟各社区联系,在村委会周边等闲置区域建设智慧微电网,在方便村民用电用车的同时,缓解供电压力。(陈新宇 陈小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