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作业  京秦高速  窗帘 

解码运河名镇|济宁南阳古镇:千年运河穿镇过 书写半部漕运史

   日期:2025-05-09 19:01:35     来源:大运河传播    浏览:0    评论:0    

众所周知,山东济宁南部,有山东最大的淡水湖——南四湖,为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等四个相连湖的总称。

京杭大运河古镇段风景

南阳古镇即位于山东微山县境内的南阳湖中,始建于战国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古镇由东西长3500米、南北宽500米的主岛和多个自然的小岛组成,北依济宁、南靠苏北、东临曲阜、西通菏泽,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南阳古镇在明清时期曾为运河四大名镇之一,至今仍保留着当时的历史风貌,被冠以“运河明珠”“中国运河第一古镇”之美誉,2022年初,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南阳古镇外形酷似琵琶,为南阳湖中面积最大的岛屿,岛周分布着80多个自然小岛,岛上房屋俨然,与古镇一起构成一幅美丽的水乡画卷。古老的京杭大运河穿镇而过,街道依河而建,盘绕迂回,弯弯曲曲,商铺傍河临街,酒楼、茶庄、粮行、客栈、盐店、绸缎店等一应俱全。镇上民居颇具特色,青砖小瓦,荷苇拂窗,与小岛、运河、古镇、水乡和烟波浩渺的南阳湖交相辉映,形成了江北水乡的独特景观,构成了深厚浓重的运河文化底蕴。在镇上游览,不禁让人发思古之幽情。

古镇夜色(济宁摄影家协会 房端伟 摄)

一座南阳镇,半部漕运史。古镇承载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古镇上有杰阁跨河、关帝庙、杨家牌坊、状元胡同、长桥卧波等名胜古迹30余处,均造型古朴、雕刻精美,构图丰富多彩,古镇曾经的繁荣景象由此可见一斑。

其中,穿镇而过的运河是山东运河全线唯一没被淤塞的古河道。元代南北大运河通航后,皇帝走水路南巡必经南阳并在此停居,镇中至今流传着许多康熙、乾隆南巡时在南阳驻跸的奇闻轶事,保留着御膳房、皇官所、皇粮殿、皇帝下榻处等古迹。镇上街道均为青石板路,房屋多系青石砖瓦和木质结构的古式建筑,其中胡记钱庄为清代建筑,堪称是中国古钱庄文化的活化石。古老中式建筑清真寺,则体现出伊斯兰文化和当时满汉文化的融合;“民俗文化博物馆”,可让游客深入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感受南阳古镇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和由兴而衰的漕运文化。

南阳原为华北平原上的村庄,明代漕运新河的开凿,使南阳四周蓄水为柜(中国古代调节运河供水的蓄水工程),形成南阳湖,南阳成为湖中岛屿。数百年来,南阳运河经济文化由初萌到鼎盛,由鼎盛至衰亡,再到现代运河经济兴起,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据记载,古镇经济文化的繁荣最早可追溯至元代,元代将纵穿南阳的泗河改造成南阳段运河,元至顺二年在镇中建南阳闸、设闸官厅、河桥驿署和管河厅,南阳成为运河岸边重要的码头。至明清时,南阳经济达到鼎盛阶段,明朝曾设河桥驿署、闸官厅和管河厅,清政府曾设监运税收、专管防务、守备。当时南阳成为运河岸边重要商埠,“渔船、酒船、商船、米面船往来相接群聚,桅樯林立如街市”,与江苏镇江、扬州,山东夏镇并称为运河四大名镇。

古运河风光(济宁摄影家协会会员作品)

南阳古镇古色古香,且拥有湖面15万亩,水生经济植物50多种,鱼、虾、贝类近百种,千顷荷花、万亩芦苇,与蓝天、碧水、野鸭、湖草一起形成了天然的水上游乐园。横舟野渡,流水潺潺,河边的楼台廊道,水上的草棚船,古老的街道,招展的商铺幌子,青青的石板桥,古色古香的门楣……无不体现出江北水乡之美。古镇每年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旅游,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绝妙去处。

来源:大众日报

----------------------

制作 曹宇

编校 延晨 徐蓉

一审 桂艳 张莉

二审 肖东

三审 晖军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