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采茶季。广东省农村科技特派员、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技术推广服务部主任黄华林日前带领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联合广州市派驻寨岗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前往白水坑村为当地茶农开展春茶加工技术指导,通过工艺改进提升茶叶品质,赋能寨岗茶产业富民兴村。
连南瑶族自治县种茶历史悠久,连南大叶茶在清朝末年已有一定的生产规模。据史载,瑶族祖先在连南地区发现野生大茶树,将其加工为“青茶”饮用,并将幼苗或种子进行栽种。至上世纪五十年代,科技人员协助连南把大叶茶改制成红茶,改制后的红茶因品质优异而深受好评。
指导交流期间,广州市派驻寨岗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李庆强表示,寨岗镇茶叶产业发展有基础,茶叶企业主和茶户要不断改进种茶和制茶技术,挖掘利用好当地的野生茶树资源,在农村科技特派员的指导下提升茶叶品质,实现增产、增收。
现场指导制茶技术。
查看茶树生长情况。
“茶叶品质的提升,一定要配套精湛的加工工艺技术,把握好做茶环节中的每个细节,”黄华林表示,该团队将发挥好人才优势,为寨岗镇茶产业提供系统的技术服务;对挖掘的部分野生茶树资源进行对比试验,力争发展培育成为茶树新品种,壮大当地茶产业,更好带动茶农增收,助力寨岗镇乡村振兴。
南方+记者 黄津
通讯员 华林
【作者】 黄津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