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气象台预报显示,从5月12日开始,黄淮中西部、华北南部、陕西关中等地气温明显偏高,16至17日上述大部地区将有35℃以上高温天气,局地最高气温可达37℃以上。 河南安阳、焦作、新乡、洛阳、郑州、许昌,陕西关中,河北邯郸,山西运城、临汾等地将出现轻至重度干热风天气,主要影响时段为 12日、15至17日。
预计河南受干热风天气影响的小麦面积占比21.6%,陕西占比19.8%。上述麦区干热风天气与墒情偏差影响叠加,易使冬小麦叶片卷曲,千粒重下降。若不采取防范措施,河南、陕西干热风影响区域小麦千粒重损失约2.2%至4.4%。
目前,北方冬小麦处于产量形成关键期,干热风天气对灌浆速率影响较大。气象专家建议采用喷施叶面肥或搭配有机水溶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一喷三防”措施,提高叶片光合能力与抗蒸腾作用;有微喷灌设备的地块,可在干热风来临前适量喷水,增加空气湿度、降低冠层温度,减轻干热风影响。
根据气象监测,5月8日至9日,北方冬麦区普遍出现小到中雨,降水分布不匀,山西东北部、河北北部和东南部、北京西部和北部、江苏中部、安徽中部等地部分地区出现大雨或暴雨,北京怀柔、河北承德等局地大暴雨。降水有效补充了土壤墒情,河北缺墒站点占比下降8.5%、山西下降2.4%、河南和陕西分别下降1.3%和1.2%;安徽和江苏麦区墒情明显改善,缺墒站点占比分别下降20.7%和20.3%。
什么是干热风?
戳下图↓一起了解
(来源:中国气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