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历史悠久,文明璀璨,中华文明和华夏民族在这片古老的土地孕育而生。河南省博物馆,作为这片土地亿万年历史的载体,完整全面地介绍了这片土地的沧桑变迁与深厚积淀。
河南省博物馆主展馆建筑以国内现存最早的天文台遗址——登封元代观星台为原型,经艺术设计而成。远远望去,像一座戴冠的金字塔造型。冠部为方斗形,上扬下覆,寓意着上承“甘露”、下纳“地气”,象征着中原是华夏之源,融汇四方。
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现有馆藏文物17万余件,精品文物数量多、种类全、品位高、价值大,涵盖了从远古时期到近代的各个历史阶段,尤以史前文物、商周青铜器、历代陶瓷器、玉器及石刻最具特色。
在通史展馆里,就像穿梭于时光隧道,跟着一件件斑驳的物品,从远古时代的贫瘠走进各个朝代的兴盛衰败。黄河流域的河南,从五帝,经夏、商、周、两汉直至唐宋都是王城和重要的商贸政治中心,中国有七大古都,而河南独占其三,分别是洛阳、开封、安阳,所以中原文化的底蕴自然不言而喻。
从远古的石器、陶器到商周的青铜,再到春秋两汉的乐府等等,琳琅满目的精美艺术品,让人不得不惊叹古人的智慧与技艺。这里主要介绍几个不能错过的文物。
贾湖骨笛,被誉为“中华第一笛”的贾湖骨笛,它来自八千多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时期,是用鹤类禽鸟中空的尺骨锯去两端关节钻孔制成。贾湖骨笛的发现不仅开启了中华音乐史,还改写了中国音乐史,证明了早在八千多年前,中国就已经有了七声音阶,推翻了“七声音节西来说”的定论 。
彩陶双连壶是仰韶文化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器物。它高20厘米,为泥质红陶,由两只形制相同的陶壶并列连接组成,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独特格局。
青铜鸮尊出土于商代著名的王后妇好的墓中。鸮就是猫头鹰,在商代,猫头鹰被视为智慧的象征。妇好是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大祭司、政治家,有兴趣的可以到安阳殷墟博物馆看看,那里的商朝文物更为全面。
除此之外,河南博物馆的精品文化还有很多,这里不再一一介绍。河南博物馆还设有几个常设展厅。如《泱泱华夏 择中建都》《中原古代石刻艺术展》《丹淅吉金 —— 中原楚国青铜艺术》等。
河南省博物馆,作为一个省级博物馆,是河南旅游最不能错过的景点之一,因为只有走进这里,才算是真正地了解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