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于涛
不久前,一篇名为《河南跑出来“三头象”》的文章,刷爆河南企业家的朋友圈。
文章作者是中国商业文明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秦朔朋友圈创始人、人文财经观察家秦朔,他把胖东来、蜜雪冰城、泡泡玛特这三家河南籍企业家创办的企业比喻成“三头象”,认为有豫商的象群之舞,中国的商业不会迷茫,从而成为温暖人心、闪耀世界的亮丽风景。
河南企业下一步应该关注什么?品牌建设上如何发力?5月10日,2025河南品牌传播交流大会在郑州举行,秦朔围绕“河南品牌与发达地区的对比差距及破解路径”作了主题演讲,并接受本报记者的专访。
“河南企业不仅要立足于河南,也要大胆走出去。”秦朔表示,中原文化既厚重又包容,更蕴含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河南企业要立足中原文化的精神特质,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向全球市场。
在具体举措上,秦朔认为,河南企业要全面增强品牌意识。“品牌是一种识别的标志,是消费者及利益相关方感受的总和,是国家竞争力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中国企业已进入品牌全面发展时代,因此河南品牌的价值有待进一步提高。”
根据他的梳理,河南企业品牌化发展主要有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以春都火腿肠、新飞冰箱等为代表;21世纪前20年,以双汇、三全、思念、白象、牧原等为代表;近两年,“三头象”创造了极高的价值。
“河南企业在做消费端和服务端这些不容易的领域,凭借坚韧不拔的精神,涌现出很多代表。”秦朔认为,河南细分行业品牌即将进入爆发期。但是目前,河南仍然面临知名品牌较少、品牌企业规模不够大、科创支柱性企业缺乏等难题,河南品牌的价值有待进一步提高。
“要重视产业带上的龙头和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打造链主品牌和专业品牌,在文旅、餐饮、生活服务等领域,梳理资源,提升精品化程度。”他说。
在创新方面,秦朔建议,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要聚财引智,推动各种旨在嫁接一流资源的创新合作与转化。“比如,泡泡玛特和青年艺术家联合打造的IP产品,以及锅圈食汇对于资本力量的合理使用等,都是很好的例子。”他说。
随着互联网平台和供应链的发展,品牌打造跑出“加速度”。秦朔建议,河南企业要充分发挥跨境电商的作用,海外创牌。同时,还要弘扬豫商精神,做好企业家队伍建设,努力提升豫商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