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京秦高速  作业  窗帘 

阿巴斯这样的总统,不要也罢!

   日期:2025-05-11 20:30:33     来源:胜利集结号    浏览:0    评论:0    

这边的巴以冲突还没有解决,印巴又开始交火,不过相当于印巴,巴以冲突的历史更加悠久。

我国支持的一直都是两国方案,和平解决,我国也是最早支持巴勒斯坦民族抵抗运动并承认巴解和巴勒斯坦国的国家之一。

阿巴斯正是巴勒斯坦国的第二任总统。

一、

巴勒斯坦以色列之间的溯源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总之就是纠葛了宗教、政治等等复杂要素,外加外部势力的干涉形成了如今复杂的局面。

马哈茂德·阿巴斯在那个冲突的年代还是算比较幸运的,在他13岁的时候,当时正值第一次中东战争,父母带着他逃往了叙利亚

尽管已经背井离乡,但他仍然不忘故乡,在15岁的时候,他就开始参加巴勒斯坦解放运动。

从此,阿巴斯开始为巴勒斯坦的解放奋斗终生。

阿巴斯的学习能力是很好的,在1958年的时候,他在叙利亚的大马士革大学法律学士学位

学习开了他的眼界,也给了他底气,要知道在普遍“胎教肄业”的中东地区,大学学士学位可谓是“降维打击”。

不过这也让其他势力盯上了他,毕业的第二年,他流亡卡塔尔

在卡塔尔流亡期间,阿巴斯协助阿拉法特创建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

从巴勒斯坦民族解放组织建立以来,阿巴斯都担任民族与世界关系部门领导人,可以说,在国际关系方面他是很有经验的。

这也为他后来长期主张通过谈判实现巴以“两国方案”,支持非暴力手段争取国际社会支持,埋下了伏笔。

1982年,阿巴斯前往苏联学习,获得莫斯科东方学院历史学博士学位,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博士论文为《德国纳粹和犹太复国运动支持者的秘密联系》。

通过这篇论文,也可以看出他的以色列的厌恶。

1991年,阿巴斯开始代表巴解与以色列进行谈判。

二、

阿巴斯和以色列的交涉可以说是很成功的,在他的推动下,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时任以色列外交部长佩雷斯共同签署巴以第一个和平协议“奥斯陆协议”。

阿巴斯也被誉为“奥斯陆协议”的巴方设计师。

但是这个协议其实是在挪威举行的,直到1994年,阿巴斯才回到阔别以及的家乡巴勒斯坦。

1996年,阿巴斯当选巴解执委会总书记,政治地位仅次于创始人阿拉法特。

直到阿拉法特去世后一年,2005年,阿巴斯当选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

2006年2月21日,任命伊斯兰抵抗运动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亚为巴历史上首位哈马斯总理。

这里就要说到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伊斯兰抵抗运动组织的不同,甚至是分裂的。

在此次巴以冲突中,阿巴斯也强调,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及其政策、方案和决定是代表巴勒斯坦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而不是任何其他组织的政策。

从建立之初,哈马斯就和巴解不同,哈马斯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哈马斯的前身可追溯到1940年成立的巴勒斯坦穆斯林兄弟会。

穆兄会总部在1935年成立,当时埃及穆兄会开始在巴勒斯坦地区宣扬伊斯兰主义思想,由此产生了支部,巴穆兄会。

巴穆兄会的影响力扩大是在第一次中东战争时期。

第一次中东战争让埃及约旦收获了加沙河约旦河西岸。

但是在后面,纳赛尔和埃及的穆兄会反目,自然就不允许巴穆兄会在加沙活动。

当时约旦王室为了压制国内的民族世俗主义力量,对巴穆兄会持纵容台独,巴穆兄会还是在加沙进行秘密活动。

1964年,巴解成立了,这个时候巴穆兄会就尴尬了,巴穆兄会也宣布与巴解组织主流派法塔赫脱离关系。

此后,把穆兄会遭到纳赛尔政权打压,主要成员纷纷流亡阿拉伯各国。

但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巴穆兄会还是重返了加沙。

三、

然后和约旦王室当时的情况相同,因为巴穆兄会是和巴解划清界限的,所以以色列允许非政治性的伊斯兰组织“在不危害以色列安全”的前提下在其控制的加沙

和约旦河西岸。

只能说某种程度上,哈马斯和以色列是双向奔赴。

哈马斯的正式形成也是在加沙,1987年12月,加沙发生以色列卡车与载有巴勒斯坦工人的车辆相撞事件,造成多名巴勒斯坦工人死亡,由此引发巴勒斯坦大起义。

在此次大起义中,巴穆兄会发挥重要的领导和组织作用。

这个时候,谢赫·艾哈迈德·亚辛以“为了解放巴勒斯坦人,收复被以色列占领的领土”为口号提议成立哈马斯。

1987年12月14日,亚辛和阿齐兹·拉迪西一起创立伊斯兰抵抗运动,亚辛则成为了哈马斯的精神领袖。

“哈马斯”是由“伊斯兰”“抵抗”“运动”3个阿拉伯语词头字母拼写而成。

仿佛继承了巴穆兄会和巴解的“界限”,巴解以外交谈判为主,哈马斯就以武装冲突为主。

在成立后,哈马斯多次制造针对以色列目标的自杀式爆炸事件。

1990年,耶路撒冷发生21名巴勒斯坦人被以色列军警打死的“圣殿山惨案”后,哈马斯声称,“我们的斗争已成了伊斯兰教犹太教的战斗”。

与此同时,哈马斯与巴解组织的矛盾分歧进一步加剧,因为巴解始终是一个世俗民族主义组织,和宗教的意识形态根本不一样。

1991年,哈马斯派代表参加了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举行的德黑兰大会,时任巴解组织主席的阿拉法特拒绝给予哈马斯相应地位,表明二者之间的矛盾分歧已经公开化。

正式的分道扬镳是在,1993年,巴以双方在华盛顿签署巴勒斯坦自治《原则宣言》,允许巴勒斯坦人在加沙—杰里科地区先行自治,哈马斯对此反对,坚持对以色列的武装斗争。

一直到阿巴斯的上台,巴解和哈马斯都是有矛盾的。

但是,阿巴斯是基于哈马斯的影响力和民意基础,决定吸收哈马斯参与巴政治进程。

哈马斯也改变策略,决定通过参加巴地方议会和巴立法委的选举,以积极的姿态融入巴政治进程,谋求现实的政治存在和利益。

但是让阿巴斯没有想到的是,哈马斯从政治角度上也想和巴解分裂。

四、

2006年1月25日,哈马斯在巴立法委员会选举中击败巴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赢得选举胜利,3月28日,哈马斯组建的巴自治政府宣誓就职。

此后,巴勒斯坦的政治内斗也开始。

不但政治上,哈马斯也重新和以色列进行武装斗争。

后来的巴勒斯坦就陷入了两个组织的争端,一旦巴解想要和以色列共存,哈马斯就会跳出来反对,并且搞分裂。

但是阿巴斯长期主张通过谈判实现巴以“两国方案”,支持非暴力手段争取国际社会支持。

所以导致和平进程陷入僵局,阿巴斯政府的外交努力未能取得实质性突破,部分巴勒斯坦民众对其策略的有效性产生质疑。

而经济的发展就更是雪上加霜,约旦河西岸的经济长期依赖国际援助,腐败问题、高失业率和公共服务不足加剧了民众对当局的失望。

五、

其实长期的外交谈判不是没有成果,已有接近150个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还是阿巴斯出面的情况下。

但是问题又来了。

这些承认,并没有转化为对以色列的实际约束力,所以不少人虽然对哈马斯的武装持怀疑的态度,但是对阿巴斯的主张也持怀疑态度。

毕竟,承认了又怎么样,巴勒斯坦国成立,以色列不承认,以色列照样对巴勒斯坦人民实行迫害。

再加上,部分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的趋势,如《亚伯拉罕协议》,使巴勒斯坦问题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

其实阿巴斯很清楚美国的存在,他说:“我们呼吁美国要求以色列不要对拉法发动攻击。美国是唯一能阻止以色列不要犯下这一罪行的国家。”

所以现在支持阿巴斯的认认为,他的温和立场被视为维护地区稳定的重要因素,阿巴斯和法国总统马克龙等等不少欧洲国家的领导人都接触过,并且赢得了一些支持。

但是批评的人也就是前面提到的态度,并且认为指责其政府缺乏改革魄力,未能遏制腐败、改善民生,且在应对以色列强硬政策时过于被动。

尽管在和以色列的冲突中,阿巴斯表达了强硬的姿态,“除了停止这场战争之外,我们不会从任何人那里接受任何东西,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必须承担起责任,主动通过一项决议,谴责这一罪行,立即制止侵略”。

但是这也并没有用,也许是因为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原因,由于西方媒体的频繁报道,哈马斯的声量比阿巴斯的巴解的声量大了不少。

根据近年民意调查,巴勒斯坦社会对阿巴斯的支持率因局势波动而起伏。许多民众不满现状,并且青年群体中要求政治更新、透明治理和更具抗争性策略的呼声日益高涨。

参考资料:

湖南日报《已有接近150个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意味着什么?》

环球时报《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巴解组织是巴人民唯一合法代表,而非其他组织》

新华社《阿巴斯呼吁美国阻止以色列打拉法》

澎湃新闻《中东睿评|细说哈马斯与法塔赫的恩怨,和解之路在何方(上)》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