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丹江碧水如镜,青山含黛,如诗如画的美景引来游人如织。近年来,淅川坚决承担起“渠首”的责任,在保障生态安全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方面奋勇争先,书写了“岸绿、河畅、水清、人和”的美丽篇章。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淅川迎来客流高峰。丹江水面碧波万顷,美丽如画;奇山异石,独具特色。中原看“海”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来共同领略丹江的大美风光。
【淅川台记者 许晓晴: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淅川县香花镇宋岗码头,在我身后,成群的海鸥在水面上自在飞舞、身姿轻盈,他们与游客的互动也十分自然有爱。】
成群的海鸥有的轻盈俯冲丹江水面,有的振翅高飞捕食游客投喂的食物。白色的身影穿梭在丹江岸边,与波光粼粼的江水相映成趣。它们与前来游玩的游客友好互动,绘就了一幅生动的“人文观鸥图”。
【游客 魏先生:我刚好也是个摄影爱好者,今天过来也是带着我的设备,拍了两张,非常高兴,也拍到了满意的照片。】
【湖北襄阳老河口游客 周琳:环境非常好,然后空气也很好,天空很蓝,这边的“海水”也特别清澈,还听说鱼宴非常好吃,今天借此机会想带家人一起来品尝一下,希望我们来这里玩的非常开心。】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和渠首所在地,淅川县以荒山造林、生态廊道绿化等工程为重点,打造出全方位的生态屏障。以太子山林场护林队、渠首银发志愿团为代表的的淅川人植绿护绿,用日复一日的付出扛起“渠首”担当,护航一渠清水永续北送。
【渠首银发志愿服务队队员 王烈虎:我虽然离开了工作岗位,但保护家乡的水资源,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只要身体允许,我就会经常到渠首清扫垃圾、开展宣传活动,希望通过实际行动影响带动全社会,让护水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淅川不仅用绿色守护水源,也用绿色发展经济。沿中线干渠的200多公里生态廊道把沿线乡镇镶入生态产业链上,通过种植柑橘、石榴等经济林,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依托“一库碧水、两岸青山”的资源优势,淅川打造出集山水观光、文化体验、康养度假于一体的全域旅游格局,以“水清、岸绿、景美”和 “亲水、近山、慢生活” 的旅游体验,树立起 “生态宜居、人文厚植” 的旅游品牌形象。
【游客 杨智:早就听说我们丹江的山水非常的壮观美丽。今天来到这里,才是真正感受到了“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这里我们也免费领到了一瓶水,可以和大家一起品尝我们淅川的好水。我也会将今天的美景分享到朋友圈,让大家都来,体验美好的丹江之旅。】
守好一库碧水,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在打造高效生态经济引领区的生动实践中,淅川将持续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美丽中国 南阳先行”贡献力量,奋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建设的和谐统一。
南阳广播电视台 淅川台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