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京秦高速  作业  窗帘 

已证实!抢救无效离世!第一天洗完澡后就出现不适

   日期:2025-05-12 20:02:13     来源:浙江之声    浏览:0    评论:0    

把“浙江之声”,更容易找到我们

来源:封面新闻、极目新闻、健康中国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5月10日,有网友发帖称,一名男性游客在四川四姑娘山旅游时,疑因高原反应送往医院抢救无效后遗憾离世。

网传信息显示,该名男性游客与三名朋友自驾出游,来到四姑娘山镇后第一天就感觉身体不适,同行人员为此打了一辆顺风车,准备把他送往成都接受治疗。

据接单的顺风车司机介绍,5月9日晚,接到该游客同行人员从四姑娘山镇回成都的顺风车订单。次日早上8点21分,接到该名男性游客以及同行的一位女士,“我看到那位男士被搀扶着出来,同行女士说是高反。据我多年的高原经验,这位男士可能出现了高原肺水肿,所以告诉那位女士这种情况不能往成都走,途经巴朗山海拔高,往上爬巴朗山只会让他更严重,这种情况应该先立即就医。

司机接到出现高反的男士和同行人员

在司机的催促下,两人上了车。5分钟后,司机把他们送到最近的四姑娘山卫生院。“由于这位男性体重比较大,卫生院招呼在场所有人把他抬上担架推进抢救室,立即开始抢救。患者情况非常紧急,卫生院召集了所有医生护士到场并叫来了救护车待命。”

同行人员向司机介绍,该男性游客身体健康无基础疾病,来到四姑娘山镇已经是三天了,第一天时就已出现身体不适。“他们说他第一天洗了澡穿得有点少,可能有点感冒并伴有咳嗽。9号到卫生院吸过氧,以为有所缓解。患者因为不太舒服,所以并没有前往景区游玩,一直在客栈休息。”

司机将游客送到卫生院抢救

5月11日,四姑娘山卫生院的医护人员向记者证实事发经过并介绍,5月10日上午8时许,确实有一位男性患者在卫生院接受了急救,“抢救的时候已经没有意识和心跳脉搏了,抢救无效后去世。”该医护人员也证实了顺风车司机所描述的情况,“前几天他身体就出现了不适,到卫生院来吸氧,当时我们医生就建议他降低海拔了。

记者了解到,四姑娘山属于高海拔地区,四姑娘山镇海拔也有3200米。“对于高原反应,每个人的身体情况都不一样,每年会有很多来爬山的游客,大部分都还好,没有发生危急的情况。但我们建议初次到高原地区的游客,不要洗头洗澡、饮酒和剧烈运动。刚到高原地区,身体机能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如果还没有适应过来就做这些,会加重缺氧反应。”医生说。

该医生提醒,出现缺氧等高原反应后,不可大意,应及时吸氧。若吸氧后症状没有明显缓解,而且身体还有基础疾病的话,需尽快降低海拔。

新闻

多看点

高反从何而来

当快速进入高海拔地区时,人会出现头痛、睡眠障碍等不适,甚至是更严重的疾病。这主要是因为海拔越高,空气就越稀薄,人能吸入的氧气量也就变少了。当机体无法适应缺氧状态时,就会出现不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反。

通常情况下,高反主要发生在海拔超过2500米的地区。一般性高反(较轻)通常发生于进入高原地区后的数小时内。

而那些较重的高原肺水肿病例,多出现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区,通常见于人们快速进入高原后的1至4天内,以次日夜间最多见。

这两类人谨慎前往高原地区

计划去高原旅行前,大家要对自身健康状况进行评估。以下两类人群要谨慎前往高原地区。

严重低氧血症高风险人群

本身就是严重低氧血症高风险的人,如患有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间质性肺病、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者,在任何海拔高度都有发生严重低氧血症的风险。不建议这类人前往高原地区。

慢性疾病患者

高海拔地区的缺氧环境会加重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颅内血管畸形等疾病病情。这些患者在前往高原地区旅行前,要咨询专科医生,并准备好相应的药物。如果病情不稳定,就不建议前往高原地区。

健康人如何防高反

缓慢“爬升”

高反发生率和海拔上升速度有很大关系。缓慢的海拔提升,有助于机体逐渐适应低氧环境,降低高反发生率。

前往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时,可先到海拔2000米或2500米左右的中等海拔地区游玩一下,并至少留宿1天,再前往更高海拔的地区。

同样的道理,乘火车或者开汽车缓慢爬升,要比乘飞机直达目的地更合理。

低处过夜

由于人在睡眠时迷走神经兴奋,卧位时回心血量增加,因此,夜眠时的缺氧症状可能更明显。建议大家在高原地区旅行期间,晚上尽量在相对低海拔地区过夜。

摄入碳水

到达高海拔地区后,大家进食时要保证摄入充足的碳水化合物,避免剧烈的体力活动,还可间断吸入低流量氧气,并保持平静、放松的心情。这些都有助于避免发生高反。

出现高反了怎么办

如果在高海拔地区出现高反了,大家要先告诉同行者,并中止体力活动,不要继续前往海拔更高的地区。轻微的高反通常会在症状出现后的24至48小时内好转。出现高反后,有条件的应尽快吸氧,如果只是轻微反应,吸氧流量通常为2升/分钟。

接下来,要根据高反症状和严重程度决定如何处理。

第一种情况 如以头痛为主,患者可服用止痛药来缓解症状,如使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

第二种情况 如以睡眠障碍为主,可考虑临时服用安眠药。

第三种情况 如果症状恶化或症状在两天内没有任何改善,应尽快前往海拔较低的地区,一次至少下降300~500米。

如果没有条件立即前往低海拔地区,或者病情紧急,建议尽快前往当地正规医院就诊。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