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0日,巴基斯坦军方以一场教科书级的精准打击行动震撼全球。在代号“铜墙铁壁”的军事行动中,巴空军使用中巴联合研制的JF-17“枭龙”Block3战斗机,挂载中国制造的CM-400AKG超音速导弹,成功摧毁了印度部署于乌德汉普尔基地的俄制S-400防空系统。这实为全球首次实战摧毁顶级防空系统。
这是全球首次公开记录中由战机发射导弹摧毁顶级防空系统的战例,不仅打破了S-400的“不败神话”,更凸显了中国军工技术的实战效能。
巴方亮出铁证,印度陷入战略被动
5月12日,巴基斯坦三军公共关系总局罕见公布了多张卫星图像及攻击现场视频。图像显示,印军基地内原本伪装的3个S-400导弹发射组中,两个发射车被彻底摧毁,现场留下明显的弹坑和燃烧痕迹,仅剩一组完好。
巴方称,此次打击造成印军直接损失达1.5亿至2亿美元,而CM-400AKG导弹的单发成本仅数百万美元,性价比悬殊。
印度虽然极力否认S-400受损,但国际军事观察家普遍认为,巴方在5月12日提供的图像证据链完整,且此前巴军公布的“阵风”战机残骸等战果均被证实可信。
此次事件不仅暴露了印度防空体系的脆弱性,更令其耗资55亿美元采购的5套S-400系统声誉扫地。
“枭龙”突防战术:电子压制+饱和打击
此次行动的关键在于“枭龙”Block3战斗机与CM-400AKG导弹的协同作战。根据巴军方披露的细节,打击过程极为精彩,可分为三个阶段:
1. 电子战瘫痪雷达:巴军首先对印军S-400的雷达系统实施高强度电子干扰,导致其探测能力大幅下降,屏幕“满屏雪花”无法锁定目标。
2. 反辐射导弹开路:枭龙发射MAR-1反辐射导弹,精准摧毁S-400的雷达车,切断其“眼睛”与指挥中枢。
3. 超音速导弹致命一击:随后,CM-400AKG以弹道式俯冲轨迹突防,末端速度高达5马赫,在极短反应窗口内饱和打击发射车。其高空弹道模式使S-400拦截弹难以有效追踪,最终两辆发射车及8枚拦截弹被毁。
CM-400AKG导弹我国航天科工在鹰击12导弹基础上研制的一款外贸型导弹,鹰击12导弹也属于我国鹰击系列导弹中的老旧型号,CM-400AKG导弹也并非严格意义上的高超音速武器,但其突防能力据说也能达到5马赫,远超传统亚音速导弹。该导弹射程达290公里,采用“发射后不管”技术,可独立锁定目标,极大提升了打击效率。
S-400为何“神话破灭”?体系漏洞与战术失误
S-400作为俄制顶级防空系统,理论上可拦截弹道导弹和隐身战机,但此次实战暴露两大缺陷:
设计局限:S-400更擅长应对高空高速目标,对超低空突防和电子干扰下的超音速导弹防御效能有限。
印军部署失误:印度未按俄方标准将S-400部署于纵深防御区,且缺乏电子战支援和预警体系协同,导致系统孤立无援。
此外,巴军“枭龙”Block3的先进性能不容忽视。该机配备KLJ-7A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260公里)和霹雳-15E超视距导弹,结合数据链与预警机形成“空中狙杀链”,在体系化作战中压制了印军的单机优势。
国际影响:中国军工“实战广告”效应凸显
此次战果被视为中国外贸武器的“最强广告”。CM-400AKG与“枭龙”的组合证明了中小国家通过“不对称战术”对抗强敌的可行性,或将推动更多国家转向中国装备。阿塞拜疆、缅甸等国已采购“枭龙”Block3,而中东、非洲等地区订单亦在激增。
印度则陷入战略困境:若承认S-400被毁,将动摇其“军事强国”形象;若继续否认,则难以解释停火请求的仓促性(巴方称印度两次主动提议停火)。无论结果如何,南亚军备竞赛已进入新阶段——印度加速生产“布拉莫斯”导弹并寻求五代机,如美国的F35和俄罗斯的苏57等第五代隐身战斗机很可能会成为印度军方的采购目标,而巴基斯坦或进一步引入我国歼-35隐身战机,未来的印巴冲突或将升级至隐身对抗时代,再现我国武器与美国俄尖端武器的精彩对决。
这场“枭龙”对决S-400的战役,不仅是技术与战术的胜利,更揭示了现代战争中体系协同与电子战的决定性作用。中国武器的实战表现,正在重塑全球军贸格局,而南亚的硝烟,或许只是新一轮军事变革的序幕。
消息来源:光明网5月11日报道《巴基斯坦出动“枭龙”战机摧毁印度S-400防空系统》
世界首次!用防空导弹打掉防空导弹,巴铁用中国红旗9打掉了“全球最强”防空导弹
印巴数百架无人机对战!我国无人机将实战,印度或将遭遇更大损失
蓝星惊变!中国武器正式主导世界战场,美俄欧武器都将失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