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天超30度晚间为何有冰雹?
白天超过30℃的气温,使地面空气受热膨胀,形成强烈的上升气流。这种热力作用为积雨云的发展提供了能量基础。尤其在夏季或春夏之交,太阳辐射强烈,地表升温快,导致近地面空气湿度大且温度高。 当湿热空气上升到高空(约万米)时,遭遇冷空气(温度可低至-30℃~-40℃),形成剧烈的垂直对流。积雨云内部因此分为三层:下部为暖云(水滴)、中部为冰晶与过冷水滴混合层、上部为冰晶层。这种分层结构为冰雹的诞生提供了“加工厂”。
冰雹如何变得如此硕大?经历“滚元宵”式增长!
在冰雹云中,冰晶或冻滴作为雹胚,被上升气流反复托举和降落。每经历一次循环,雹胚便通过吸附过冷水滴或冰晶,外层冻结成透明与不透明交替的冰层,最终形成多层结构的冰雹。这一过程类似“滚元宵”,直至冰雹重量超过上升气流的托举力时坠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