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的乡村,一场温暖人心的养老实践正在悄然展开。为深入推进全国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试点工作,莫旗在各乡村推行“好邻里搭把手”农村互助养老模式,依托智慧养老服务系统三级呼叫响应机制,为农村老年人打造了一个安全、便捷、充满温情的养老环境,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在乡土间成为生动现实。
“好邻里搭把手”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充分发挥农村熟人社会的优势,鼓励低龄健康老人照顾高龄、独居老人,让老人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贴心的养老服务。这些“好邻里”们,有的帮忙代购生活用品、有的陪伴聊天解闷、有的协助就医问诊,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邻里之间的深情厚谊。
走进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的村庄,随处可见老人们悠然自得的身影。72岁的张大爷深有感触地说:“以前一个人在家,要是有点不舒服都不知道该咋办,现在好了,有了‘好邻里搭把手’,按一下呼叫器,很快就有人来帮忙。” 张大爷口中的呼叫器,正是“好邻里搭把手”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关键一环。该模式构建了系统三级呼叫响应机制,老人一旦遇到紧急情况或有服务需求,只需按下呼叫器,信息便会立即传输到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一级响应由同村的邻里志愿者率先行动,他们能在最短时间内赶到老人家中,提供诸如送药、代购生活物资等基础服务;若情况较为复杂,二级响应随即启动,村级养老服务站点的工作人员将介入处理;而当遇到重大紧急事件时,三级响应的乡镇养老服务中心将协调各方资源,全力保障老人的安全与需求。
为了确保这一模式高效运行,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搭建了专门的数据记录平台。该平台能够详细记录每一次呼叫事件的时间、内容、处理过程及结果,不仅为后续服务优化提供了数据支撑,还能对参与互助养老的志愿者进行服务积分统计。凭借积累的服务积分,志愿者可以在村级积分超市兑换生活用品,这种激励机制极大地调动了村民参与互助养老的积极性。“我帮别人,别人也会帮我,大家互帮互助,村里的氛围更和谐了。” 参与互助养老的志愿者李大姐笑着说道。
“好邻里搭把手”农村互助养老模式自推行以来,已覆盖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五个村庄,累计服务老人数百人次。它不仅缓解了农村养老资源不足的难题,更唤醒了乡村沉睡的邻里互助文化,让传统的“远亲不如近邻”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下一步,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将持续完善“好邻里搭把手”农村互助养老模式,进一步优化三级呼叫响应机制,拓展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功能,引入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让这一充满温度的养老模式惠及更多农村老人,绘就乡村振兴的幸福养老画卷。(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民政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