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晚间,国家卫生健康委通报了关于肖某引发舆情事件调查处置进展情况,涉及肖某的违规违纪违法主要问题、董某莹的违规违法主要问题、北京协和医学院“4+4”试点班核查情况等方面。调查结果证实了肖某妻子相关举报的真实性,也证实了之前众多网友对董某莹入学资格、学术论文、规范培养等方面的严重质疑。
从通报来看,该事件的调查处置进展直面舆论关切,解开了公众之前的一些疑问,也进一步廓清了事件真相。据调查,肖某擅自离开手术室,将个人情绪凌驾于患者生命安全之上。在之前对其开除党籍、解除聘用关系的基础上,主管部门依法吊销其医师执业证书,并给予五年以上禁止从事医疗卫生服务的处罚。
董某莹方面,存在入学资格造假和抄袭剽窃学术不端行为。其博士学位论文主体部分与同年毕业的他人学位论文重复率超过20%,存在抄袭剽窃学术不端行为,情节严重。其科研论文中有3篇属于不当署名、1篇属于重复发表,存在科研诚信问题。目前相关部门已经按程序撤销董某莹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者承担着救死扶伤的崇高使命,职业操守和专业水准都被寄予很高的期望。此次调查直击“病灶”,清除害群之马,大快人心,但处罚肖某和董某莹并不是终点。强化医德医风建设是长期工程,正如通报显示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将在全国卫生健康系统组织开展医疗质量安全、医德医风专项整治”,就是要让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更严格的职业操守维护“白衣天使”的社会形象。
这起事件之所以持续发酵、引发广大群众质疑不断,不仅在于职业操守的滑坡,更在于人才培养、引进制度的失守,触痛了公众的神经。当学术论文可以造假,当准入门槛模糊不清,甚至“形同虚设”;当培养复合型人才沦为利益输送的幌子,那些寄生于制度漏洞的“水货医生”如何能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负责?医疗质量安全不仅关乎每位患者的生命健康,更是医疗行业的生命线。只有对医护人员的培养、选拔、任用、考核等环节严格把关,扎牢制度的篱笆,杜绝“走捷径”“走后门”,才能确保每一个进入医疗行业的从业人员是专业能力过硬的“天使”。
良好的医德医风与过硬的专业能力既是白衣天使的应有之义,也是赢得患者信任、维护医疗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石。对于个别害群之马,个别“滥竽充数者”必须严厉打击、严肃追责问责,对违背医生职业操守的行为,对准入门槛的学术造假要坚持“零容忍”,才能起到震慑作用,维护行业一方净土,让公众放心,让患者安心,让医者有信心。
上游新闻评论员 康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