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郭新艳 马战国 潘语怡 通讯员 张赢
“我们希望在河南招到在创新创业方面的优秀的学生,将来他们学成可以回到家乡。我们今年本科招生360人,在河南投放20个左右名额。”5月16日,深圳理工大学在河南省郑州市举行2025年河南省本科招生宣讲会,深圳理工大学创校校长樊建平做现场宣讲。该校今年首次在河南招生。
本科普通批录取,考生需选考物理和化学组合
宣讲会上,樊建平向河南考生和家长介绍了学校办学情况、在豫招生政策,并与现场考生家长互动,就大家关心的培养方式和就业升学等疑问进行充分交流。樊建平是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创院院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曙光高性能计算机奠基人之一,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4年获深圳市“市长奖”,2020年入选深圳经济特区40年40人,2022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深圳理工大学是教育部2024年5月30日批复设立的新型研究型大学。该校依托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一流科研机构优质丰厚的科教、产教资源,按照“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进行建设,以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吸引了考生与家长的广泛关注认可,2024年在广东招收首届本科生就获得了非常优质的生源:录取物理类考生120人,最高分664分(省排1107),最低分624分(省排9667),最低分超本科线182分。
2025年,深圳理工大学首次在河南省开展招生工作,招生对象是选考物理和化学组合的高中毕业生,录取批次为本科普通批,均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类进行录取,所有学生大一不分专业,开展通识教育和实验室科研实践,大二根据兴趣自主选择专业,目前可选专业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神经科学、生物医学工程、药学、合成生物学等。
何为新型研究型大学?校长樊建平讲述小而精的培养模式
“招收的学生关键是拥有拔尖创新能力,我们要搞0到1,要搞其他人没干过,或者其他人卡过我们脖子,我们自己能干的出来事情。这样的话就要培养精英式的人才。”樊建平校长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提到,今年学校招收360名本科生,420名研究生,114名博士生,研究型人才占比很高。
作为新型研究型大学的代表,深圳理工大学以研究型、小而精、对外开放程度高为显著特点,专业设置均为国内领先、国际具备竞争力的前沿交叉方向;坚持“选一个方向、建一个学院、成一流学科、强一片产业”——每一个学科交叉专业学院都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技术平台、孵化器、产业园、基金等,打通基础研究到产业转化的全链条,正是深圳理工大学和其他大学的重要区别所在。
在人才培养方面,深圳理工大学为本科生配备了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国际化高水平师资,其中,全职海内外院士14人,国家级人才88人,海外终身教职42人,超70%教师具有海外留学经历,3位外国专家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
本科生全员实行“4+1”教学,即从大一开始,学生周一到周四上课,周五到不同专业方向的实验室进行科研实践的轮转,为大二自主选择专业奠定基础,大三再按学术轨、工程轨、创业轨进行分轨培养,开展精英式本科教育,以全新模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除了配备国际化高水平师资,开展创新教学的科研轮转,深圳理工大学还多次邀请诺奖得主、图灵奖得主等大咖走进学校,和本科生面对面小范围座谈交流。
深圳理工大学在筹建期间已经进行了多年研究生教育,联合培养了多所国内一流大学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毕业生人均科研成果3.5项,多就职于华为、比亚迪、腾讯等国内龙头企业,并已开展与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的博士生联合培养。
此外,深圳理工大学自筹建起,已经与24个国家(地区)的52所高校开展国际科教合作,包括英国剑桥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等国际顶尖高校,学生可以通过联合培养、短期访学等多种形式,结合自己的专业兴趣和发展需求,选择适合的境外项目。
樊建平:河南有能力办好一流大学
“河南有那么多人才,一定可以把自己的一流大学建起来,把河南教育强省的战略实施的很好。”樊建平说,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造纸、火药三大技术均发明于此地,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出众多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