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冰珂
5月19日,郑州市金水区丰产路街道城市驿站内,几名环卫工人刚结束一轮的清扫,到这里休息纳凉。“今天温度高,驿站备了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绿豆水,可贴心。”环卫工人吕国跃边吃西瓜边说。
当天,气象部门发布高温红色预警,郑州市白天最高气温将升至40度以上。作为高温酷暑天气必要的消暑场所,全市城市驿站备足防暑药品和饮用水,并启动空调、电扇等降温设施,及时组织开展“送清凉”活动,为劳动者和市民提供安全舒适的避暑纳凉环境。
郑州市城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市严格执行高温停工或限时作业的相关规定,合理安排和调整一线职工高温天气工作时间,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高温时段暂停作业、换班轮休、缩短作业时长、增加工间休息;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时,高温时段全部暂停人工作业。
一方面保障户外劳动者作业安全,一方面通过调整环卫作业、洒水降温、绿化养护、供水保障、河道补水、关爱户外劳动群体等,尽可能降低高温对城市运行的影响。
郑州市各级环卫部门执行夏季作业模式,采取“扫、吸、冲、洗”多机联合立体化作业方式,动态调配机械化车辆,加密中转站和公厕保洁频率,定时对场地、设备进行全方位冲洗消杀除臭,控制蚊蝇滋生。
结合气象、道路交通和路面情况,郑州市城管局部署在高温时段(9时至17时)加大车站、广场等重点区域内洒水作业频次,一类、二类区域机动车道每日洒水(喷雾)不少于5次,支路背街等其他道路每日洒水(喷雾)不少于4次,有效降温控尘。
高温对绿化养护带来一定挑战。郑州市城管部门及时掌握土壤墒情及苗木生长情况,避开中午高温时段,在早晚气温较低时采用滴灌、喷灌、人工浇洒及水车作业等多种浇灌方式灌溉绿植,确保水分直达植物根系,减少蒸发损耗;成立抗旱应急队伍9支,配备足量水车、水泵等浇灌设备,随时应对极端高温天气下的绿化养护紧急需求。
在郑州水务集团龙湖水厂,来自南水北调的丹江水经过多道程序,调源源不断地输往千家万户。“我们强化水源保障,做好重要供水设施设备检测和维护,加强基础设施巡检和应急处置,全力保障极端高温天气下供水管线、设施设备平稳运行。”郑州水务集团有关负责人说。
除了保障生产生活供水,郑州市还密切监测“两河一渠”水位变化,视情启动金水河、熊耳河、东风渠生态补水工作,科学调控补水流量,动态优化补水过程,降低高温及水体富营养化对河道生态环境的影响,维持水体健康循环,营造天蓝水清的河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