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作业  京秦高速  窗帘 

北方冬麦区需防范“干热风”天气

   日期:2025-05-22 11:30:42     来源:和讯网    浏览:0    评论:0    

在我国,每年的5月下旬到6月中旬,是农业生产夏收、夏种、夏管时期。 昨天(5月20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今年首份《全国夏收夏种气象服务专报》。

中国气象局启动夏收夏种气象服务

夏收是全年第一个收获时节,主要收晒冬和油菜。夏种是在夏收之后,整地播种夏、夏、移栽水稻等。

根据今年中国气象局发布的夏收夏种气象专报预计,5月下旬,夏粮产区大部时段以晴或晴雨相间天气为主,连阴雨风险较低,总体利于冬小麦和油菜成熟收晒。

21日至23日,甘肃、宁夏、陕西、河北、安徽等地将先后出现一次小到中雨过程,其中陕西、山西、安徽等地有大到暴雨。降水利于增加土壤水分、缓和部分地区缺墒状况,利于冬小麦灌浆,但对已成熟油菜和冬小麦收晒有一定影响。

27日至28日,湖北、湖南、浙江等地还将有一次较强降雨过程,对油麦收晒不利。

6月上中旬,大部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略偏高,华北大部和黄淮大部降水接近常年,总体利于麦收顺利开展,但可能出现局地强降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影响麦收。

京津冀以及江苏等地气温略偏高,叠加前期部分地区土壤缺墒,可能影响夏种。

陕西、甘肃、山西南部和河南西北部降水偏多1至2成,其中甘肃东南部、陕西中部降水量偏多2至5成,发生麦收连阴雨、强降水风险较高,但降水偏多对后期夏种工作开展有利。

北方冬小麦区需防范“干热风”天气

根据气象卫星监测,从5月19日起,北方多地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受高温影响,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等冬麦区需防范可能出现的“干热风”天气。

“干热风”又称“干旱风”“火风”“热风”,是小麦等农作物生长发育后期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其特点是高温、低湿并伴随一定风力,多发生在小麦开花至灌浆期,具有突发性和短时性。“干热风”会加剧蒸腾作用,导致小麦根系水分吸收和植株蒸腾失衡,造成籽粒不饱满甚至空粒现象。

“干热风”主要影响华北平原、西北地区和黄淮地区等地的小麦主产区。河南、河北、山西和陕西等地春季气温高、湿度低且风力较大,成为“干热风”的高发区。根据中央气象台1961年至2024年的统计数据,“干热风”的强度总体呈减弱趋势。然而,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近年来小麦灌浆期气温偏高,“干热风”灾害有加重倾向。

气象科技助力夏收夏种全面启动

针对北方部分地区出现的干旱、“干热风”以及南方的烂场雨等气象灾害,中国气象局利用卫星遥感、雷达监测等手段加密监测,为夏季农业生产提供气象科技支撑。

农作物分布遥感图,是开展作物长势监测、产量预报、农业气象灾害评估和预警的关键数据。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组织研发大范围生长季早期作物分布遥感监测技术,在夏收夏种气象服务期间,制作冬小麦成熟期和收获进度监测产品,为夏收夏种气象服务提供数据基础。

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正研级高级工程师 张明伟:极轨气象卫星可以用来监测作物的生长状况和土壤墒情,还有作物的一些种类信息。目前,我们在农业气象服务方面主要提供了大宗作物的种植分布信息。预计到5月23日我们会开展大宗作物的成熟期和收获进度的监测。

天气雷达可以探测大气中云雨粒子的变化,展现降水强弱等变化,目前,我国已有265部新一代天气雷达业务化运行,能够为农业气象预报提供有效信息。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系统室副主任 吴东丽:中国气象局的农业气象观测网实现了由人工观测向自动观测的跨越式发展。可以监测中国主要的气候区主要作物发育期的实时进展,可以监测作物的实时光合作用。另外,基于天气雷达的晴空回波,可以监测迁飞害虫的大尺度的迁飞趋势。

(来源:饲料行业信息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