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作业  京秦高速  窗帘 

人民网评:农业文化遗产“上新”赋能乡村振兴

   日期:2025-05-22 20:30:47     来源:金台资讯    浏览:0    评论:0    

孟 哲

近日,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系统、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统三项遗产成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至此,我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增至25项,数量继续保持世界首位。这不仅是对我国悠久农耕文明的认可,更让传统农耕智慧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这些农业文化遗产,是乡村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智慧结晶。比如,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的“天把式”高空作业、高杆吊枝等独特农作法,配合掸花震虫、烟汁杀虫等绿色植保措施,至今仍在为梨树生态种植提供范本。又如,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巧妙运用鱼蚌共生原理,与当下绿色渔业发展理念不谋而合。再如,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统,凭借特有的茶树品种和制茶技艺,为保护种质资源提供了宝贵样本,让古老的茶香在新时代愈发醇厚。这些古老技艺,犹如一把把“金钥匙”,为破解现代农业生态保护、品种改良等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农业文化遗产,承载着一方水土的历史记忆与民俗风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举办的梨花节、珍珠文化节、茶文化节等活动,不仅传承了农耕文化,更唤醒了人们心底的文化记忆,成为展示地域特色的金字招牌。

农业文化遗产对乡村振兴的赋能作用不容小觑。作为乡村文化的根脉,挖掘传承这些遗产,能够极大丰富乡村文化内涵,筑牢文化自信根基。无论是见证皋兰梨园兴衰的古梨树群,蕴含德清水乡智慧的珍珠养殖系统,还是传承福鼎千年茶香的白茶文化,都在持续滋养着乡土文化,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精神动力。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农业文化遗产凭借独特资源禀赋,为乡村产业发展开辟新路径。以古梨园、珍珠、白茶为依托的特色农产品及其深加工产品,不仅带动地方经济的增长,更借助国际影响力提升了附加值、拓展了市场,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同时,随着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传统技艺的价值被重新认知,既留住了懂传统技艺的农民,也吸引了专家学者、年轻人才返乡创业,培育出一支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理念、新技术。

当然,要让农业文化遗产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还需多管齐下。一方面,要加大对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建立健全保护机制,加强对传统技艺、文化习俗等传承和弘扬;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农业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推动文化遗产与现代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文化品牌。

三项遗产系统的入选,既是对过往保护工作的肯定,更是全新的起点。我们应以此为契机,深度挖掘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让这些古老的农耕智慧在新时代持续绽放光芒,为我国农业强国建设和全面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支撑。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