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平顶山5月22日消息(记者 王勇生 通讯员 田雨)近年来,河南省平顶山舞钢市坚持以民生为本,全力办好老年人民生“食”事,已建成45处老年食堂、老年餐桌、老年助餐点等,让万余名老年人受益。
舞钢市聚焦老年人就餐实际,把加快发展养老服务工作作为民生领域人大监督的重点,健全机制、多元联动、综合施策,激活助餐服务新动能,打造助餐服务新形式,推动助餐服务取得真成效,点面结合、协调联动构建服务完善、覆盖全面的“+助餐”养老服务格局,牢牢守护老年群体的幸福“食”光。
该市由民政部门牵头,在深入开展基层调研、外出考察学习、多方研讨论证的基础上,结合辖区财政及养老服务建设工作实际,探索创新出“社会化、市场化”“不新建、不自营、不兜底”“结合养老服务机构、便民服务设施、社会餐饮企业”的“两化三不三结合”养老助餐服务工作思路,广泛征求社情民意,结合老年人分布及口味特点,充分研究选址布点规划,并邀请代表体验,积极吸纳意见建议,灵活解决他们的用餐需求。
该市探索“养老机构+助餐”等模式路径,结合老旧小区改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充分利用社区活动空间、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等资源,鼓励引导各村(社区)将建成的幸福院、日间照料中心等便民公共服务设施进行改造提升、联建共用,目前已有17家农村幸福院、日间照料中心推出养老助餐项目,其中红山街道柳叶河社区、院岭街道工业园社区利用社区食堂、日间照料中心开展助餐活动,辐射周边6000余名老年人。
此外,该市还积极帮助配餐企业在菜品种类及口味上更符合老年人的需求,鼓励其连锁化运营、规范化管理、标准化服务。截至目前,域内的阳光美食、馍菜汤等7家大型餐饮公司参与助餐工作,舞钢罐饺子、黄妈米线等6家本土特色美食店均开展有老年食堂活动;鼓励养老机构将服务延伸至社区周边,错时提供就餐服务,垭口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院岭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等3家养老机构扩展助餐业务,面向社会开展助餐服务。
在实践探索中,目前,舞钢市统筹社会公益金和社会爱心企业、爱心人士支持参与,强化部门联动和补贴减免,已形成以朱兰街道“超记美食”为代表的老年自助餐,以朱兰街道“一日三餐”、寺坡街道馍菜汤为代表的专门聚焦老年人口的老年餐,以张卜庄村幸福院为代表的“邻里互助、慈善助力”等4种代表性助餐业态,初步形成了“城区全覆盖、农村重点突破”的助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