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南阳5月23日消息(记者 王勇生 通讯员 王修文)眼下,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24万亩小麦陆续进入成熟期,广袤的田野上麦浪翻滚,丰收的气息扑面而来。为抢抓农时,确保夏粮颗粒归仓,南召县农业部门及各乡镇早谋划、早部署,组织农民和农机队伍全力投入“三夏”生产。田间地头,一台台联合收割机来回穿梭,农民们忙碌的身影与金黄的麦田构成了一幅生动的丰收画卷。
“我们村这片麦地有800多亩,趁着这几天天气好,我们调集了5台收割机,预计3天内就能全部收完。”南召县太山庙乡罗汉村党支部书记褚青印说。
5月19日,在南召县太山庙乡罗汉村的麦田里,麦浪滚滚,机声隆隆,5台联合收割机正开足马力作业。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金黄的麦穗被整齐地卷入收割机,经过脱粒、清选等工序,饱满的麦粒如流水般倾泻而出,直接装入农户的运输车中。
“我们成立了‘三夏’生产服务队,乡村干部全程跟踪服务,及时解决农户在收割、运输、晾晒等环节的问题。”太山庙乡副乡长秦振鹏介绍,为保障夏收顺利进行,乡党委、政府提前对全乡小麦种植面积、农户需求进行了摸底,并协调农机手和收割设备,确保颗粒归仓。
今年,南召县大力推广小麦耕、种、防、收全程机械化技术,更多现代化农业机械投入到“三夏”生产一线,助力农民抢农时、赶进度,确保粮食颗粒归仓。南召县农业部门还向农户发放了农事日历,提供精准的技术指导。
面对“三夏”工作时间紧、任务重的特点,南召县成立了由农业、农机、交通、气象等多部门组成的“三夏”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收割期间的各项工作。在农机保障方面,南召县农业农村局提前对接周边县市农机合作社,引进跨区作业收割机,确保农机供应充足。同时,在主要交通路口设立农机服务站,为农机手提供油料补给、维修保养等便利服务。
在气象服务方面,南召县气象局加强天气监测,通过短信、微信等渠道向农户推送天气预报,帮助农民合理安排收割时间。
在交通保障方面,南召县交通部门对乡村道路进行排查整修,确保农机畅通无阻,并协调交警部门在重点路段加强疏导,保障麦收期间道路交通安全。
南召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王公铎表示:“当前小麦陆续进入收获期,要抓住有利时机进行收获,确保颗粒归仓。小麦收获后,要根据土壤墒情,抢墒、造墒,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抢抓农时进行秋作物的播种,为全年粮食稳产增收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