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信阳5月27日消息(记者 王勇生 通讯员 徐纯)5月25日上午,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三河尖镇蚌山村的万亩优质弱筋小麦高标准示范基地内,金色麦浪随风翻涌,收割机列队成阵,在田间往来穿梭。
收割机列队成阵(央广网发 固始县委宣传部供图)
“最近天气晴好,我们抢天夺时,统筹调配收割机、运输车,保障人力、物力,充分发挥烘干、仓储、数字管理等功能,确保优质小麦颗粒归仓!”该县粮油(集团)公司总经理田向东乐呵呵地说。
收割机正在作业(央广网发 固始县委宣传部供图)
据悉,包括三河尖镇蚌山村的万亩优质弱筋小麦高标准示范基地在内,该县粮油(集团)公司在县内的优质弱筋小麦基地涉及6个乡镇,18个合作社、27个行政村,种植面积达12万亩,为确保小麦品质,该县粮油(集团)公司从种植到收割全程采用现代化农业管理模式,将物联网、大数据、5G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合,打造“智慧农业”体系。通过农业大数据采集设施,实时监测并收集作物生长环境、土壤状况及农事活动等数据,再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生成精准的种植决策,实现从播种、灌溉、施肥到病虫害防治的全程标准化作业。
收割机在麦田间穿梭(央广网发 固始县委宣传部供图)
“根据小麦长势和数字监测分析,今年基地小麦产量稳中有升!”该县粮油(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基地负责人孙朝晖说道。
麦粒被转运至运输车辆中(央广网发 固始县委宣传部供图)
目前,该县59.87万亩小麦已进入集中收获期。农机部门已组织3185台联合收割机、176台粮食烘干设备进行检修调试,组织91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和569个社会化服务组织,发挥其规模化、专业化优势,为农户提供全程机械化服务。同时,设立了6个跨区作业接待服务站,全力保障小麦抢收工作顺利进行。此外,该县迅速派遣农技农机人员深入小麦生产一线,指导全县8939家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规模以上种植主体开展抢收工作。为应对突发情况,该县建立健全应急机制,制定极端天气抢收预案,预先规划机械故障、恶劣天气等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以最大程度降低对麦收进度的影响。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农机具调度,协调备足农机手,并开通24小时热线电话,及时帮助农机手解决问题,组建专业服务队伍,巡回开展农机设备维修和保养。实行麦收动态信息日报告制度,引导机械有序流动,全力保障麦收工作高效有序进行,确保丰收在望变为丰收到手。”该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杨新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