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李鑫 蒋启明
5月27日,2025城市可持续农业和食品体系构建及产业化交流会在郑州市惠济区河南中远有机农业研究所示范园举行。此次盛会吸引了来自比利时、以色列、中国科学院、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有机生态种植、高端餐饮、现代物流及大型商超等上下游企业代表共计100余人参与。会议旨在总结黄河滩区生态保护与有机生态农业发展经验,围绕“有机可持续农业开创马铃薯产业新未来”主题,开展学术与技术交流和产业化推广,推动郑州乃至河南有机农业科技进步和城乡食品消费升级。
国际合作聚焦生态农业创新
本次交流会由郑州市科学技术局、郑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惠济区人民政府、郑州市农业科技研究院联合主办,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郑州试验站郑州中欧区域经济合作中心、惠济区科技局、河南中远有机农业研究所有限公司承办。
中国国家友谊奖获得者、比利时艾诺省农业与食品研究中心原主任塞黑尼尔教授在启动仪式上表示,河南作为中国首个与比利时瓦隆大区签署友好省区协议的省份,双方在农业等多个领域合作已超过37年的历史。比利时瓦隆区凭借成熟的园艺业和重要的马铃薯生产经验,将为河南有机马铃薯产业升级注入宝贵经验和技术力量。塞黑尼尔教授表示,推动中欧有机马铃薯产业合作,不仅契合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还将加速建设更高效、包容、韧性强的农业食品体系,促进粮食安全、营养提升及生态环境保护。
以色列土壤环境研究所原所长、郑州市以色列外国专家工作室主任科翰博士介绍了以色列领先的节水农业科技及其在郑州黄河滩区的技术推广应用。他特别肯定了郑州在可持续农业领域取得的显著成就,并表示将继续加强深度调研和技术创新合作,推动更多节水、高效的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助力黄河流域农业绿色转型。
技术交流与实地考察并举
启动仪式结束后,会议围绕生态农业关键技术创新、水肥管理、有机马铃薯栽培等热点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河南农业大学李胜利教授、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孔维丽研究员及郑州市农业科技研究院周建华站长等专家以专题报告、小组交流等多种形式,和种植企业和新农人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与技术进展。
参会嘉宾还赴河南中远有机农业研究所示范园进行了实地考察,重点参观了马铃薯种植区、及生态种植示范区。示范园依托国际有机农业技术,构建生态循环农业体系,展现了先进的有机农业生产与管理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
产学研深度融合 助推全产业链发展
本次交流会汇聚了超过20家涵盖有机生态种植、高端餐饮、现代物流及大型商超等上下游企业代表,实现了产学研各环节的深入对接。多方合力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紧密结合,为郑州市构建“一带引领、两翼驱动、四区支撑、多点联动”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持。
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政府搭台产业唱戏的合作模式极大促进了资源共享与技术溢出,聚集了中外专家智慧,推动了郑州生态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同时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作出了积极贡献。
助力河南绿色发展实现生态保护与产业升级“双赢”
近年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被提升为国家重大战略,河南作为流域重要经济区,积极探索生态保护与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的路径。郑州市在有机生态农业方面持续发力,依托国际合作与技术创新,成效显著。
此次交流会不仅深化了中欧、中以农业合作,也汇集了全省生态农业科研及产业力量,共同探讨城市农业、城郊农业生产技术创新、节水技术应用和健康食品供应体系构建的可行路径,为推动农业节本增效、食品安全保障及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展望未来
随着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有机农业作为顺应自然、保护环境的绿色生产方式必将迎来广阔发展空间。此次交流会充分展示了郑州黄河滩区在生态农业领域持续创新和国际合作的良好态势,为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区建设提供了成功范例。
未来,郑州将继续深化产学研用融合,推行绿色低碳技术,以有机马铃薯种植示范为龙头,带动整个现代生态农业产业链,带动区域生态保护和农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民增收,实现“更好生产、更好营养、更好环境、更好生活”的目标。
编辑:蒋启明
一审:王 震
二审:李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