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南阳5月29日消息(记者 张丽娜 通讯员 李雪山)5月25日一大早,“豫海巡688”号海事执法船载着河南省南阳市生态环境局淅川分局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驶向水库核心区,检测员石亮和同事们开始了每日例行采样。
据了解,每月初,南阳市生态环境局淅川分局的监测人员都会乘船前往丹江口水库的8个环库点位进行水样采集,利用深水采样器和便携式pH计(用于检测液体的酸碱性的设备)对水质进行现场监测,对水样的温度、溶解氧、电导率等数据进行详细记录。
据石亮介绍,通过这几年对水库水质进行监测分析,水库水质已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Ⅱ类标准,部分指标达到I类标准。
“之前塑料袋、饮料瓶一类的白色垃圾比较多,但随着人们对南水北调水源地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现在几乎看不到垃圾了,我们的工作也随之减轻不少。”护水员贾国衡说。
为全面守好一库碧水,淅川县建立由8000多名清漂、护水、护林员队伍参与的网格化水污染防治责任体系,建成污水处理厂14个、垃圾处理场12个、农村小型污水处理设施175个,在五大河流和丹江口水库建成12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在库区四周及2616平方公里汇水区,利用高分北斗系统,建立电子围挡,实现污水处理全覆盖、水质全天候自动监测。
同时,淅川县综合生态环境、林业等7个职能部门144项行政处罚权和行政强制权,成立库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在丹江口水库淅川库区及周边海拔172米以下近水域开展综合执法,实现河道联合执法制度化、常态化,推动水源区水污染防治源头治理。淅川丹江口水库5个国控、省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地表水断面水质达标率100%,累计向京津冀豫沿线26座城市输水超710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