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药厂  小品 

原创 7旬农村大爷痴迷周易47年,独居“风水宝地”8年,看活成啥样

   日期:2025-05-31 16:30:33     来源:南风一史    浏览:2    评论:0    

77岁的山西大爷樊昭威,已经在209国道旁的一块“风水宝地”上,独自生活了8年。从30岁开始,他便迷上了周易八卦与“阴阳风水之术”。退休后,他更是专心投入这项爱好,甚至几乎与家庭分离,至今已坚持了整整47年。

这块宝地是他精心挑选的,背靠巍峨的峨眉岭,西面是果实累累的桃树园,而眼前的国道人流如织,常常被传说为象征着源源不断的财富和机遇。然而,周围的人为何常常称他为“怪人”?樊昭威究竟过着怎样的生活?

樊昭威1945年出生在山西临猗县的白堂村。童年时家境贫困,父母常年外出打工,他只能和爷爷奶奶一起勉强住在别人的窑洞里。与其他孩子不同,他不爱与伙伴们玩耍,而是总喜欢缠着爷爷奶奶听他们讲一些离奇的故事。那些故事中,他尤其喜欢讲述算命先生的奇事,每天都拿着一只破旧的算盘和报纸做的“算命秘籍”,幻想着能够为别人算一卦。

那时,家家户户都信奉“多子多福”,因此当他们家有了自己的窑洞后,父母的首要任务便是生育。总共生育了7个孩子,而樊昭威作为长子,肩负起了家庭的重担。幸运的是,他从小便有着良好的读书习惯,能识字且热爱学习。工作之余,他常向邻居借书阅读,尽管这些书籍对他来说极为珍贵,但他从不挑剔,拿到什么书就读什么。每逢空闲,他便背诵诗文、写文章。

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积累了丰富的文科知识,这为他日后从事命名等文化活动打下了基础。渐渐地,有人注意到他的勤奋好学,于是推荐他去考侯马机电学校。樊昭威没有辜负他人的期望,顺利完成学业,成为了闻喜县的一名拖拉机驾驶员。这个职位当时被视为铁饭碗,他也因此在这一行业工作了数十年。而他与《周易》的缘分,正是在这段时间悄然结下。

他翻阅过的书籍中,他最钟爱的一本便是那部深奥的《周易》。这本书通过卦象和文字来阐释深刻的哲理,那些上古的符号语言就像英语单词一样,需要长期积累才能理解。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他当时只能略窥其皮毛,难以深入理解,只得先放下这本书。然而,这段经历为他后来的深入学习埋下了伏笔。后来,他偶然得知一位同学的父亲擅长周易学,便决定向他请教,开始了自己的学习之路。

然而,《周易》入门并不容易,他跟随师傅学习了三年,才掌握了一些皮毛。事实上,《周易》作为古代经典,至今仍困扰着无数学习者。古人曾称它为五经之首,是读书人必须研读的经典,然而,时至今日,大多数人对其深奥的玄学感到困惑和敬畏,最终选择放弃。尤其是对于二三十岁正值盛年的年轻人,容易显得浮躁。樊昭威当时并没有急于放弃,而是下定决心要深入钻研。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周易》的迷恋也愈加深沉。

一开始,他浅尝辄止地将《周易》与算命联系在一起,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他逐渐明白,《周易》所蕴含的价值并非仅仅在于算命,而是在于“知命”。他认为,了解命运、洞察天命,才能解开许多迷惑与困惑。

47年来,他几乎将所有的积蓄都用于购买相关书籍,利用闲暇时间钻研“阴阳、风水、易经、八卦”等领域。由于长期专注这些被外人称为“神秘学”的知识,他在村里人眼中,多少有些显得怪异。尤其是退休后,这种“怪异”表现得更为明显。

一般来说,老人退休后往往会选择回到家里,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但樊昭威却始终选择独自住在这块“风水宝地”上。平日里,他时常独自一人手舞足蹈、唱唱跳跳,偶尔也会坐在门前,注视着路过的行人,偶尔还会给他们“指点一二”。他甚至有时自言自语地评论过路人的风水和运势。

这块风水宝地,樊昭威经过多次实地考察,最终选定了这个地方。这是一座坐北朝南的民房,北面靠山,西侧是果树园,门前就是来往车流不断的国道,旁边还有一条小河,既能享受山水的静谧,又能感受到热闹的人气。

屋里,家具并不讲究,餐桌上摆着一些简单的餐具,旁边则是简单的床铺和旧沙发。墙上贴满了日历、年画和照片,显得有些凌乱。而他的一些“人生格言”则整齐地写在每扇门上,比如“勤劳生活美,健康春常在”以及“顺其自然,和气生财”。这些简单的口号,透露着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此外,他还在门前搭了个小院,摆上了躺椅和收音机,偶尔泡杯茶,享受片刻的安宁。心情好时,他还会在院子里唱歌跳舞,像个孩子一样,无忧无虑,享受着简单的快乐。这样愉悦的心态使得他比许多同龄人看起来更加精神焕发,富有活力。他的穿着也与众不同,经常穿着几十年前的黄军装和褪色的裤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复古风格,远远地就能在人群中辨认出他。

樊昭威已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8年,刚开始人们对他充满疑惑,觉得他是个怪异的人,但随着时间推移,村民们渐渐习惯了他的存在,对他从“怪人”称为“先生”,再到后来尊称他为“樊大师”。当新生儿出生时,村民们来找他给孩子取名;家里修房搬迁时,也会请他来看风水;人生遇到困惑时,也常常向他请教。樊昭威总是笑嘻嘻地说:“你们听听也行,图个开心。”他对于收钱没有太多要求,觉得自己做这些并非为了一己之利,而是希望能帮助那些困境中的人,带给他们一些力量。

樊昭威并不孤单,他与妻子育有一儿一女,孩子们都已经成家立业。虽然他们的工作常常让他与家人分居两地,但彼此依然保持着联系。时不时,他会回家看看老伴,逢年过节也会和孩子们团聚。但由于生活习惯差异,他和妻子最终选择了分开生活,各自独自过得更自在。

樊昭威的生活平淡,但他始终遵循着自己的信条:每天都要快乐、健康、奋斗、珍惜。他认为《周易》给予了他一种独特的智慧,让他能够冷静对待生活中的一切波动。而对于《周易》的理解,他谦虚地认为自己只是“初学者”,不敢自称大师。对于他来说,《周易》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哲学、心理学和人生智慧的结合体。

就如樊昭威所说,最重要的不是如何“算命”,而是如何“想”。只要心态平和,生活便能变得轻松与快乐。而这一切,正是《周易》教给他的深刻道理。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