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药厂  小品 

原创 为什么城市孩子比农村孩子素质高?

   日期:2025-06-07 16:02:03     来源:铁剑帮帮主    浏览:0    评论:0    

城市的孩子一般都比农村的孩子素质高,而且见过世面,知道怎样适应社会的发展,知道为自己的前途打算。

城市的孩子大多可以全面发展,从小就进音乐兴趣班,进美术兴趣班,还学舞蹈。可以说,城市的孩子在教育方面支出比较多,家长会为他们投资教育,会让他们全面发展。虽然很多家长并不知道全面发展的意义,也不知道学音乐和美术以及其他技能的意义,但他们会盲目跟风,看到别人家孩子学什么,就让自己家孩子学什么,觉得学了没什么坏处,会有很大的好处。城市教育已经形成了庞大的市场规模,各种兴趣班辅导班纷纷开办起来,有教吉他的,有教钢琴的,有教唱歌的,有教油画的,有教素描的,有教跆拳道的,有教防身术的,有教跳芭蕾舞的,有教跳民族舞的等等,班很多,学的人也很多。即便国家出台了“双减”政策,要求中小学不能开办文化课辅导班,也仍然有很多辅导班挂羊头卖狗肉,除了要辅导文化课,还要辅导其他的音乐、美术、体育课,而且打着音乐、美术、体育课的幌子,最终辅导了文化课。其实城市的孩子和农村的孩子都是一样的孩子,只不过城市的孩子教育土壤比较好,有着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可以利用。而农村的孩子教育土壤并不太好,没有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和辅导班,家里也没闲钱让他们上各种兴趣班,最终他们只会在学习方面努力,而学习方面又往往没有几个成绩太好的。因为在教育投资方面,家长总是舍不得花钱,舍不得给他们买学习资料,也舍不得让他们花钱进辅导班。

城市和农村经济有差距,尤其是家庭收入有差距。城市家庭的收入一般比较高,双职工的比较多,会专注于教育投资,要让孩子从小上各种兴趣班,还要偷着让孩子上文化课辅导班,培养孩子良好的素质,主要还是在综合素质方面比较突出。农村的孩子就不是这样了,一般家庭收入不是太高,不会在孩子教育方面投资太多,只是让孩子上农村学校,不让孩子上兴趣班,也不让孩子上文化课辅导班,最终弄得孩子成绩不好。当然,并不是上了兴趣班或文化课辅导班的孩子成绩就一定好,而是说兴趣班和文化课辅导班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资源,谁能买得起谁就可以占用。城市的家庭能买得起,城市家庭的孩子就可以占用;农村家庭买不起,农村家庭的孩子就不能占用。长期发展,城市孩子就会出现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状况,而农村孩子就会出现综合素质差,成绩也不是很好的状况。人们呼吁取消兴趣班和文化课辅导班,让所有的孩子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虽然兼顾了公平与公正原则,但这样的事情在当下并不能实现。权力系统要招商引资,要让资本搞运作,于是资本进入了教育行业,搞各种各样的教育投资,最终弄得兴趣班、文化课辅导班遍地开花。即便有“双减”政策出台,各种中小学的文化课辅导班也仍然在偷偷办,甚至中小学老师都在偷着办,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城市的孩子有钱上兴趣班和文化课辅导班,而农村的孩子没有钱上兴趣班和文化课辅导班,长期保持这样的态势,就会出现城市孩子比农村孩子素质高的状况,而且这种状况不能改变。除非城市的孩子到了农村,或者农村的孩子到了城市,就可以变化。一些农村的家长手里有点钱,就要想方设法在城市买楼。因为政府规定,只有城市有楼房的家庭才可以让孩子在城市读书。在城市读书就意味着享受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而在农村读书就意味着享受不到优质教育资源,谁说教育是公平公正的呢?教育本来是公益事业,应该在教育资源分配方面一视同仁,甚至有必要向农村倾斜优质教育资源,而不能把优质教育资源全都集中在城市,这样就等于城市抛弃了农村。虽然地方政府要借助教育资源来卖楼房,仍然走土地财政的老路,要清除楼市库存,但这种清除不能把教育弄进来,也不能把教育当成明码标价的商品,不能当成卖楼房的幌子,不然教育就是不公平不公正的,尤其是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是巨大的不公平,也不能凸显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本来城市孩子和农村孩子是一样的孩子,都处在同样的起跑线上,却因为后天培养,出现了巨大的差别。除了城市家庭和农村家庭收入有差别、投资教育的理念有差别之外,就是政府有意为之,尤其是地方政府,为了卖楼房,把教育捆绑在楼市上,尤其要把城市的优质资源捆绑在城市的楼房上面,最终和楼房打包出卖。作为老百姓,并不能左右这种决策,只能顺应这种决策的需要。农村人要想让孩子获得优质教育资源,就要拼命干活挣钱,在城市买楼房,让孩子到城市去读书,以求孩子读书成绩良好,以后考上大学,改变整个家族的命运。孩子到城市读书以后,能不能考上好的大学,能不能在大城市立足,还是一个未知数。资本已经进入教育行业,把教育打造成了产业,明码标价出售,培养的都是“标准件”,而不是所谓的人才。读了大学的孩子不一定能找到好工作,甚至根本找不到工作。很多孩子去读中专或技校。当然,中专或技校教育质量乏善可陈,学生最终只是找一份低端产业链的工作,糊口是可以的,养家就有些困难。如此一来,教育就分层了,农村的孩子大多成绩不好,综合素质不高,最终会读中专或技校,进入低端产业链打工,而城市的孩子大多成绩比较好,又有教育投资的支持,最终会进入大学,会考研,考公,考编,最终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甚至一些重点大学所在地照顾当地的高考生,当地高考生以低于外地高考生100多分的分数就可以考上重点大学,算是赤裸裸的地方保护主义了。当地的学生素质也不一定高到哪里,只不过从小进各种兴趣班,多学了点音乐或美术的东西而已,从小学外语,水平也不错。

要想改变城市孩子比农村孩子素质高的状况,就要凸显教育公平,而且要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平均分配,从根本上说,还是要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村的人富裕起来,而不能造成城市和农村收入差距过大的现象,更不是查办几个辅导班就可以解决问题的。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