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药厂  小品 

高温天气“霸屏” 警惕有限空间作业风险

   日期:2025-06-10 23:01:45     来源:中工网    浏览:0    评论:0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叶作林)近日,高温天气持续“霸屏”,随着气温升高,各类有毒有害气体容易蒸发聚集,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不容忽视。生活中常见的化粪池、地窖、地下室、管道等封闭或半封闭、通风不良的空间都属于存在风险的有限空间,贸然进入其中容易中毒、窒息甚至致人死亡,盲目施救更会导致伤亡扩大。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如何避免有限空间事故、发生事故后又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请收好以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提示。

做好作业审批,有限空间作业前,审批负责人应对作业方案、人员和设备等进行审批,并签字确认,未经审批不得擅自开展有限空间作业。

作业前,应在有限空间外对有限空间内气体进行针对性检测,应至少检测氧气、可燃气、硫化氢和一氧化碳气体浓度不合格的,必须对有限空间进行强制通风。通风后,应再次进行气体检测,检测结果合格方可作业。

在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安全防护设备和个体防护用品等符合要求后,作业现场负责人方可许可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实时监测与持续通风,作业过程中,应对有限空间作业面气体浓度进行实时监测,并持续进行通风。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监护人员应在有限空间外全程持续监护,不得擅离职守。

此外,作业期间,作业人员应保持高度警觉,一旦出现可能危及生命安全的情况,应立即中断作业,撤离有限空间。

那么,发生有限空间事故怎么办?

第一步:停止作业,立即上报。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停止作业,作业现场负责人及时向本单位报告事故情况。

第二步:设立警戒,无关禁入。作业现场负责人根据救援需要设置警戒区域,设立明显警示标志,严禁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

第三步:防护到位,科学施救。救援人员实施救援时,必须正确穿戴个体防护装备。

第四步:安全隔离,持续通风。采取可靠的隔离(隔断)措施。使用机械通风设备向有限空间内输送清洁空气,直至救援行动结束。

第五步:保持联络,轮换救援。救援过程中,按照事先明确的联络信号,与外部人员进行有效联络,并保持通信畅通。救援人员施救时间较长时,应实施轮换救援。

第六步:出现危险,及时撤离。出现可能危及安全的情况时,救援人员应立即撤离危险区域,安全条件具备后再进入有限空间实施救援。

第七步:清理现场,调查评估。救援行动结束后,及时清点核实现场人员、装备,清理事故现场残留的有毒有害物质。尽可能保护事故现场,便于后续事故调查及救援评估。

来源:广州日报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