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核心。广州市花都区派驻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福堂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日前邀请广东农垦热带农业研究院专家组一行,实地调研福堂镇广地龙(药用蚯蚓)养殖基地发展情况,并就深化院地合作、推动特色农业提质增效展开交流。
在福堂镇广地龙养殖基地,专家组一行详细了解广地龙的规模化养殖现状。广地龙项目负责人邓润坚介绍,目前养殖基地还在建设中,整体采取大棚养殖的方式,创新构建立体生态循环产业模式,实行“地上套种番茄、地下养殖广地龙”。一方面,利用番茄的烂果烂叶、牛粪发酵制成优质饲料,大幅降低养殖成本;另一方面,借助蚯蚓松土和粪便肥沃土壤的特性,提升土壤肥力,促进番茄有机种植增产增收。
专家组一行调研广地龙规模化养殖现状。钟晶 摄
广东农垦热带农业研究院院长陈叶海对福堂镇依托生态优势发展特色农业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并针对种苗选育、标准化生产、产业链延伸等环节提出专业建议。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大家围绕“科技赋能乡村振兴”达成共识,计划合作共建养殖示范基地,广东农垦热带农业研究院将提供土壤质量检测、种苗培育、技术培训等技术指导;建议项目发展成熟后,将广地龙产品申报地理标志产品,提升连山中药材市场竞争力。
此次调研为连山特色农业插上科技“翅膀”,将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连山副县长林秀丽表示,广地龙立体养殖项目构建起“地上套种、地下养殖”立体生态循环产业链,实现一地多收,有力推动农村农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下一步,将梳理形成“需求清单”,与研究院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确保合作项目落地见效。
南方+记者 黄津
通讯员 陈洁 钟晶
【作者】 黄津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